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竹》,通过对故园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写出了对家乡竹林的深深眷恋,即使身处囹圄,竹子依然生机勃勃。“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象征着竹子坚韧不屈的品格,不受外界干扰。“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高洁,即使没有华丽的装饰,也能保持其清白。“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通过风吹竹叶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则是诗人对自己为何离开那如竹般清雅的环境的自问,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现状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竹子为载体,寓言了诗人的人生志向和情感寄托,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现实困境中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