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抱离念,旷怀成怨歌。
高台试延望,落照在寒波。
此地芳草歇,旧山乔木多。
悠然暮天际,但见鸟相过。
点点抱离念,旷怀成怨歌。
高台试延望,落照在寒波。
此地芳草歇,旧山乔木多。
悠然暮天际,但见鸟相过。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和离别之苦。开篇"点点抱离念,旷怀成怨歌"两句,通过"点点"一词,描绘出思念如繁星般密集而深刻;"旷怀成怨歌"则表达了这种思念已转化为心中之怨恨,以至于不得不通过歌唱来发泄。
接着"高台试延望,落照在寒波"两句,诗人登上高台极目远望,但只能看到夕阳的余晖投射在寒冷的水波之上,这种景象无疑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感。
中间两句"此地芳草歇,旧山乔木多"描绘出诗人所处之地的自然风光,但这美丽的景色却未能带给诗人丝毫安慰,因为这只让他更加怀念起往昔。
末了两句"悠然暮天际,但见鸟相过"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只看到鸟儿自由翱翔,相互呼唤而过,这种景象反衬出诗人的孤单和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无尽思念。
我初返旧疆,原野尚枯赤。
油云忽四兴,甘澍满田泽。
农人相慰欢,举趾盈阡陌。
今年复有秋,卒岁仍有获。
返棹珠江濆,恒情倍自适。
共道圣明朝,燔然悯疾阨。
有诏及闾阎,苛条尽蠲革。
欣跃遍群黎,若旱逢膏液。
造物本无私,皇仁亦自辟。
胥颂圣同天,里巷今安席。
早晚下徵书,岩穴搜贤硕。
伫见东山人,弹冠趋禁掖。
驱车出城西,井里太萧索。
寥寥几家村,俛仰但四壁。
鸡犬声不闻,日晏未炊食。
釜甑几生尘,相视无颜色。
烈日更流金,大风走沙石。
岂无百亩宽,其奈千里赤。
壮者行四方,老者守廛陌。
孤妇抱儿号,将为沟中瘠。
我行一见之,涕下忽沾臆。
何以待徵求,无用苦相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