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将歌舞逐狂夫,来路曾同去路无。
若上山头频眺望,春来休更采蘼芜。
悔将歌舞逐狂夫,来路曾同去路无。
若上山头频眺望,春来休更采蘼芜。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的《赠月儿(其十)》中的一节,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悔意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悔将歌舞逐狂夫”,诗人追悔莫及地感叹,当初自己追逐着轻浮的男子,沉迷于歌舞之中,如今回首,却满是遗憾。“来路曾同去路无”,这句话描绘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曾经共同走过的路,如今却仿佛不存在,暗示了两人关系的破裂和过去的不可挽回。
“若上山头频眺望,春来休更采蘼芜。”诗人想象如果再次站在高处远眺,春天到来时,不要再采摘蘼芜这种植物。蘼芜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离别或哀愁,这里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对方重归于好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伤感的情绪。
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简单的场景和动作,传达出复杂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无奈。
薄暮瞻庭除,庭槐微风发。
披衣试素琴,搴帷见明月。
皤皤漆园吏,拮据乱世哲。
世途险以难,中道易故辙。
贫贱夙所安,荣华焉所设。
幽谷有崇兰,怀芳度严节。
贮以文草筐,佩以夜央缬。
如何妙佳人,旷今音尘绝。
至理便为渗,大道落蹄筌。
西来无旨意,何处有单传。
生心已非性,离人谁是天。
不立立自昧,动必伤自然。
饥餐知饥餐,倦眠为倦眠。
只此一念差,过乃踰大千。
特地自知非,金销石匪坚。
举头天外看,所见皆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