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冯紫光过雷峰二首·其二》
《中秋冯紫光过雷峰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客心差不俗,僧况亦殊清。

共坐长林下,难忘故国情。

水流寒雁影,林噪暮鸦声。

郑重怜兹日,蒹葭白露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冯紫光在雷峰塔下的中秋聚会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浓厚的人情味与自然美的融合。

首联“客心差不俗,僧况亦殊清”,开篇即点出诗人与友人的不同寻常之处,客人心境虽非俗气,僧人的情状也格外清雅,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颔联“共坐长林下,难忘故国情”,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与友人在长林之下共聚,虽身处自然之中,却难以忘怀对故乡的深情厚谊,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水流寒雁影,林噪暮鸦声”,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水面上倒映着寒冷季节中雁群的身影,树林间传来了傍晚乌鸦的啼叫声,生动地展现了秋日黄昏的宁静与生机。

尾联“郑重怜兹日,蒹葭白露盈”,诗人以庄重的心情珍惜这相聚的时光,蒹葭在白露的滋润下显得更加茂盛,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长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过刘维新冰石堂话旧

鸣鸟嘤嘤春可怜,渝州晚郭竹林烟。

龙台径侧青峰寂,冰石堂高绛烛然。

辉览向从千仞表,剧谈不啻五年前。

袖中封事还匡济,好附长风到九天。

(0)

晴日巴阳千嶂开,布帆轻捷爱沿洄。

老予自了江山债,候吏无烦鼓角催。

(0)

滟滪

瞿塘峡口两崖间,巨石遥当陆海关。

粤客谩疑真砥柱,夔人誇道小金山。

险防如象行忘戒,神避然犀有遁奸。

谁谓西游无好兴,也凭奔峭看潺湲。

(0)

巫峰二首·其二

旧爱江郎石,层阴照眼明。

天教闲玩览,山岂惮将迎。

不改古今色,宁含云雨情。

从来岑寂意,未可少猿声。

(0)

子楚兰生韦庵坡山各以诗见贺残腊达荆次韵奉答二首·其一

十州名迹竟谁传,拟掷台章学醉眠。

汤饼一杯仍岁晚,诗邮千里却春先。

阴功且愧黄承事,衰鬓何如白乐天。

西墅东林多旧约,几时盘盏侍灯前。

(0)

次韵高吾院长拟游君山且至风阻

君山渺何许,□□□□睇。

宛其几席傍,浩隔云水际。

萧森万木丛,坐恐古道翳。

高怀掠鹭纵,迅楫决蛟眦。

巽二胡凭陵,玄云散拖曳。

回桡岂足惮,胜赏怅未济。

可赏世讵无,所怅负宿契。

帝乐杳不闻,孰觏竹上涕。

杜陵渼陂上,亦恐风雨戾。

鲸波会当平,迟君泛春霁。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