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树藤为叶,遥峰石作鬟。
如何每行路,不劝自加餐。
浙界残零处,江东咫尺间。
炊烟恋茅店,飞出却飞还。
枯树藤为叶,遥峰石作鬟。
如何每行路,不劝自加餐。
浙界残零处,江东咫尺间。
炊烟恋茅店,飞出却飞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枯树藤为叶"一句,以枯树与藤蔓相依为喻,形象地表现出生命力顽强不屈的意境。紧接着"遥峰石作鬟"则将远处山峰比作女性的发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细致和想象丰富。
"如何每行路,不劝自加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漫步中不由自主地想要停下脚步,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这里的"加餐"不仅指食物,也有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接下来的"浙界残零处,江东咫尺间"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是一个位于浙江(浙)与江东之间的小小空间。这里的"咫尺"形容距离之近,用词恰当。
最后两句"炊烟恋茅店,飞出却飞还"捕捉到了早晨炊烟升腾的情景,那炊烟似乎有生命,它恋着茅屋,却又随风飘逸,最终又回归。这种描写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自在的田园情怀,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泉来从绝壑,亭敞在中流。
竹密无空岸,松长可绊舟。
蟪蛄潭上夜,河汉岛前秋。
异夕期深涨,携琴却此游。
归宁髣髴三千里,月向船窗见几宵。
野鼠独偷高树果,前山渐见短禾苗。
更深栅锁淮波疾,苇动风生雨气遥。
重入石头城下寺,南朝杉老未乾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