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炊杨家塘》
《早炊杨家塘》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枯树藤为叶,遥峰石作鬟。

如何每行路,不劝自加餐。

浙界残零处,江东咫尺间。

炊烟恋茅店,飞出却飞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ǎochuīyángjiātáng
sòng / yángwàn

shùténgwèiyáofēngshízuòhuán

měixíngquànjiācān

zhèjiècánlíngchùjiāngdōngzhǐchǐjiān

chuīyānliànmáodiànfēichūquèfēihái

注释
枯树:形容树木枯萎。
藤:一种攀缘植物。
遥峰:远处的山峰。
石作鬟:比喻山峰形状像女子的发髻。
如何:为什么。
劝:劝告,鼓励。
加餐:增加饮食,指吃饭。
浙界:浙江的边界。
残零:残破零落。
江东:古时对长江下游江南地区的称呼。
炊烟:烧火做饭产生的烟雾。
恋:依恋,留恋。
茅店:简陋的小客店,茅草盖的房屋。
飞出:升腾起来。
飞还:飘忽不定地返回。
翻译
枯萎的树干上藤蔓当作叶子,远处的山峰像石头编成的发髻。
为何每走一段路,都不主动劝自己多添些食物呢?
浙江的边界处满是残破零落,江东近在咫尺之间。
炊烟依恋着茅草小店,升腾起来却又飘忽不定地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枯树藤为叶"一句,以枯树与藤蔓相依为喻,形象地表现出生命力顽强不屈的意境。紧接着"遥峰石作鬟"则将远处山峰比作女性的发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细致和想象丰富。

"如何每行路,不劝自加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漫步中不由自主地想要停下脚步,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这里的"加餐"不仅指食物,也有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接下来的"浙界残零处,江东咫尺间"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是一个位于浙江(浙)与江东之间的小小空间。这里的"咫尺"形容距离之近,用词恰当。

最后两句"炊烟恋茅店,飞出却飞还"捕捉到了早晨炊烟升腾的情景,那炊烟似乎有生命,它恋着茅屋,却又随风飘逸,最终又回归。这种描写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自在的田园情怀,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

袖有新成诗,欲见张韩老。

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

仰望青冥天,云雪压我脑。

失却终南山,惆怅满怀抱。

安得西北风,身愿变蓬草。

地祇闻此语,突出惊我倒。

(0)

答王参

寸晷不相待,四时互如竞。

客思先觉秋,虫声苦知暝。

霜松积旧翠,露月团如镜。

诗负属景同,琴孤坐堂听。

相期黄菊节,别约红桃径。

每把式微篇,临风一长咏。

(0)

宿池上

泉来从绝壑,亭敞在中流。

竹密无空岸,松长可绊舟。

蟪蛄潭上夜,河汉岛前秋。

异夕期深涨,携琴却此游。

(0)

送崔约秀才

归宁髣髴三千里,月向船窗见几宵。

野鼠独偷高树果,前山渐见短禾苗。

更深栅锁淮波疾,苇动风生雨气遥。

重入石头城下寺,南朝杉老未乾燋。

(0)

净业寺与前鄠县李廓少府同宿

来从城上峰,京寺暮相逢。

往往语复默,微微雨洒松。

家贫初罢吏,年长畏闻蛩。

前日独拘束,披衣起晓钟。

(0)

李斯井

井存上蔡南门外,置此井时来相秦。

断绠数寻垂古甃,取将寒水是何人。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