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晷不相待,四时互如竞。
客思先觉秋,虫声苦知暝。
霜松积旧翠,露月团如镜。
诗负属景同,琴孤坐堂听。
相期黄菊节,别约红桃径。
每把式微篇,临风一长咏。
寸晷不相待,四时互如竞。
客思先觉秋,虫声苦知暝。
霜松积旧翠,露月团如镜。
诗负属景同,琴孤坐堂听。
相期黄菊节,别约红桃径。
每把式微篇,临风一长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答王参》。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抒发对友人离别之情以及感慨时光易逝的咏叹。
"寸晷不相待,四时互如竞。客思先觉秋,虫声苦知暝。" 这几句表达了时间流逝迅速,季节更迭,旅人对秋天到来的预感以及夜晚的寂静中听到的虫鸣声给人带来的孤独和悲凉。
"霜松积旧翠,露月团如镜。诗负属景同,琴孤坐堂听。" 描述了秋天凄清的景象,霜降后松树上的翠绿色泽更加浓郁,夜晚的明月犹如悬挂在空中的明镜。这两句接着转向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诗歌之中,独自坐在空旷的厅堂里弹奏琴瑟。
"相期黄菊节,别约红桃径。每把式微篇,临风一长咏。" 这几句则表达了与朋友约定在秋天黄菊盛开之时重聚,以及分别时对美好景致的留恋和诗人的长叹。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淡泊而又不失深沉的情怀。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秋天的寂寥、时光的流逝以及离别之苦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十年身不到朝廷,欲伴骚人赋落英。
但得低头拜东野,不辞中路伺渊明。
舣舟苕霅人安在,卜筑江淮计已成。
千里论交一言足,与君盖亦不须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