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薄馀烟嫩,测测透鲛绡。
相逢且喜,人圆玳席,月满丹霄。
烂游胜赏,高低灯火,鼎沸笙箫。
一年三百六十日,愿长似今宵。
风和日薄馀烟嫩,测测透鲛绡。
相逢且喜,人圆玳席,月满丹霄。
烂游胜赏,高低灯火,鼎沸笙箫。
一年三百六十日,愿长似今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宴会场景,充满了对团聚时光的珍视与留恋。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将春日温暖的阳光、柔和的烟雾,以及人们相聚的喜悦心情,都生动地展现出来。
“风和日薄馀烟嫩,测测透鲛绡。”这里描写了春天特有的温和气候,阳光透过细微的云层,给人以柔软舒适之感。鲛绡,即是指轻纱细布,用来形容那几乎看不见的云烟。
“相逢且喜,人圆玳席,月满丹霄。”诗中强调了人们相聚时的喜悦,宴会上的每个人都围坐在精美的玉石制成的桌子旁,彰显出一种高雅与和谐。月亮如同丹霄之上的一轮明镜,映照着这一刻的完满与幸福。
“烂游胜赏,高低灯火,鼎沸笙箫。”这里写的是宴会上的热闹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尽情享受。烂游可能指的是流连忘返的欣赏之情,高低不一的灯火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而鼎沸笙箫则形容着宴会上悦耳的音乐声。
“一年三百六十日,愿长似今宵。”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这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希望这样的夜晚能够永恒的愿望。这里的“今宵”特指这一天夜晚的美妙时光,而非普通意义上的今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宴会氛围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团聚时光的深切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