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至值夏,两日非宽程。
奔走岂吾愿,诏书促南征。
出郭星未已,归棹月已生。
问人水深浅,舟子喧未应。
水石代之对,淙然落滩声。
危峰起夕苍,暗潭生夜清。
江转风飒至,病肩难隐棱。
添衣初懒寻,忍寒良不能。
近城一二里,远岸三四灯。
望关恐早闭,驱舟祗迟行。
多情半环月,久矣将西倾。
欲落且小留,知我要入城。
月细光未多,大星助之明。
至舍心未稳,丽谯才一更。
郡城至值夏,两日非宽程。
奔走岂吾愿,诏书促南征。
出郭星未已,归棹月已生。
问人水深浅,舟子喧未应。
水石代之对,淙然落滩声。
危峰起夕苍,暗潭生夜清。
江转风飒至,病肩难隐棱。
添衣初懒寻,忍寒良不能。
近城一二里,远岸三四灯。
望关恐早闭,驱舟祗迟行。
多情半环月,久矣将西倾。
欲落且小留,知我要入城。
月细光未多,大星助之明。
至舍心未稳,丽谯才一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夏日傍晚从郡城出发,前往值夏谒胡端明的旅途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迫不得不加紧行程的无奈,以及面对自然环境时的情感体验。
"郡城至值夏,两日非宽程。奔走岂吾愿,诏书促南征。" 开篇便设定了紧迫的旅途氛围,诗人没有选择,只能在短时间内赶到目的地,这种仓促是出于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 "出郭星未已,归棹月已生。问人水深浅,舟子喧未应。" 描述了夜色渐浓,星光与月光交辉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河水深浅的询问和舟子们忙碌的声音,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急迫。
"水石代之对,淙然落滩声。危峰起夕苍,暗潭生夜清。江转风飒至,病肩难隐棱。" 这几句展现了自然景观与声音的美丽,以及诗人因旅途劳累而感到的身体不适和心中的忧虑。
"添衣初懒寻,忍寒良不能。近城一二里,远岸三四灯。望关恐早闭,驱舟祗迟行。多情半环月,久矣将西倾。欲落且小留,知我要入城。" 这段描写了诗人对寒冷的忍耐和对时间的紧迫,以及他对夜晚的一轮明月的眷恋,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进入城中。
最后,"月细光未多,大星助之明。至舍心未稳,丽谯才一更。" 表达了诗人在抵达目的地后,对清冷月光和璀璨星辰的依然眷恋,以及内心尚未平静,只得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声音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复杂情感和紧迫的心境。
凄其望云汉,旱饥何频年。
去岁秋后雨,沟壑仅少年。
春耕问菑畬,馌妇多嘉言。
夏耘喜优渥,驿驿生翠烟。
不雨宁几日,已复忧亏愆。
伤弓慨心事,过计乃不然。
风雷变俄顷,肤寸速九天。
夜坐听倾倒,朝起望渺绵。
时哉此甘霔,不后亦不先。
我无负郭资,墨突非所怜。
但愿时丰登,有粟均里廛。
岁晚称寿觞,一笑生春妍。
彼苍其或者,副此心拳拳。
拜赐盈百室,敬诵良耜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