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幻葛孝先,犹云拙用身。
我但皮肤尽,湛然唯一真。
百幻葛孝先,犹云拙用身。
我但皮肤尽,湛然唯一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杂题》系列之一,名为“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个人情感。
首句“百幻葛孝先,犹云拙用身”,以“葛孝先”为典故,葛孝先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隐士,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人生百态的观察与思考。诗人认为世间万物变化万千(百幻),而葛孝先虽身处其中,却能保持一种拙朴的态度面对生活(拙用身)。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复杂世界的一种超脱态度。
接着,“我但皮肤尽,湛然唯一真”两句,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的“皮肤”可以理解为外在的表象或世俗的束缚,诗人说他愿意舍弃这些外在的束缚,追求内心的纯净与真实(湛然唯一真)。这种追求内在真实的决心,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诗中蕴含的哲思与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三分春事二分休,造化明明百草头。
一夜雨声清似玉,半窗梅影淡于秋。
家贫只与诗为伍,客去从教睡作俦。
败衲依然湖海阔,老来无喜亦无忧。
年少青云客,怀抱百忧宽。
北窗醉卧春晓,归梦趁吴帆。
来访鸱夷仙迹,极目平湖烟浪,万象一毫端。
云海渺空阔,咫尺是蓬山。佩飞霞,囊古锦,几凭阑。
赤城应有居士,凤举更龙蟠。
待向玉霄东望,相与神游八极,身未似云闲。
长剑倚天外,功业镜频看。
莺柳烟堤。记未吟青子,曾比红儿。
娴娇弄春微透,鬟翠双垂。
不道留仙不住,便无梦、吹到南枝。
相看两流落,掩面凝羞,怕说当时。
凄凉歌楚调,袅馀音不放,一朵云飞。
丁香枝上,几度款语深期。
拜了花梢淡月,最难忘、弄影牵衣。
无端动人处,过了黄昏,犹道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