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老革,天下宁有许多贼?
潼关以东大有人,悔不尽杀江都民。
民不欲多多即乱,安得龙舟数千夫八万。
君不见江都城外入图侬,那能更到丹阳宫。
奸老革,天下宁有许多贼?
潼关以东大有人,悔不尽杀江都民。
民不欲多多即乱,安得龙舟数千夫八万。
君不见江都城外入图侬,那能更到丹阳宫。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所作的《奸老革》,主要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批判。诗中通过质问"奸老革,天下宁有许多贼?",暗示了对某些权臣或奸佞人物的不满,认为他们煽动祸乱,导致百姓受害。诗人提到潼关以东地区人才众多,却因滥杀无辜,如江都之民,引发了社会动荡。他进一步指出,如果民心不稳,即使有大规模的龙舟队伍(可能象征着庞大的宫廷开支和劳役),也无法维持安宁,因为"民不欲多多即乱"。
最后,诗人以江都城外的历史为例,警示统治者不应再蹈覆辙,暗示了对前朝奢靡生活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的担忧,"那能更到丹阳宫",意味着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沉迷于享乐,应当吸取教训,关注民生。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小山初筑自天成。架危亭。与云平。
面面梅花,阑槛十分清。
唤得长淮春意满,香暗度,月微明。
数枝长忆傍岩扃。杖履轻。醉中行。
笑问东风,何日是归程。
只怕和羹消息近,天未许,遂幽情。
穷冬自萧疏,小垒玄云开。
使君掷虎符,行矣何遽哉。
父老相与言,未言心已哀。
自云好使君,抚我如婴孩。
天不为我旱,人不为我灾。
使君今已行,力挽不可回。
举手向父老,听我勿我猜。
赤骥万里足,瑶池倏往来。
伏枥方丈间,何其等驽骀。
丹凤隘寥廓,五湖看如杯。
修羽落樊笼,安得一毰毸。
骥非伏枥姿,凤当翔九垓。
使君禀天秀,磊磊真长才。
峡里三家村,胡为久徘徊。
况与艰运偶,中州涨胡埃。
天子急亲贤,搜访尽草莱。
一麾谅其微,千里良需材。
弃去自腾踏,为国除祸胎。
父老休嗟惜,功勋在云台。
枞阳之阳羌庐峰,千岩万壑云濛濛。
仙人往往游其中,安期羡门乔与松。
天或使之为扃封,咫尺象外不可通。
我昔杖履秋将穷,洞宫萧森还遽匆。
至今魂梦江南东,闻君斸石苍崖穹。
下燕众客幽襟同,君真庶几羌俗翁。
作诗疾驱勤仆僮,斩薙荟蔚烦祝融。
木章竹个群巅空,要使恢廓无蔽蒙。
指麾八极呼云风,坐与九江争俊雄。
当有骑鹤来遐冲,与君论道如崆峒。
去之勿疑求大功,慎勿顾此杉楠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