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夜》
《除夜》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密携光景共因循,谁为俱忘是要津。

毫发不移人自老,看看啼鸟报芳春。

(0)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释守卓的《除夜》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首句“密携光景共因循”,描绘了时光与景物的紧密相随,如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时间的微妙互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阻挡的自然规律。次句“谁为俱忘是要津”,则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在时间的长河中,什么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这里“要津”可以理解为人生的关键选择或目标,引人深思。

后两句“毫发不移人自老,看看啼鸟报芳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第一句“毫发不移人自老”强调了岁月的无情,即使个体意志坚定,也无法阻止生命的自然衰老过程。第二句“看看啼鸟报芳春”则以春天的来临和鸟儿的啼鸣作为象征,寓意着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和生生不息,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循环往复和希望的存在。通过对比人与自然,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感慨,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宝林八咏为别峰同禅师赋·其六灵鳗井

甃石潴山溜,蜿蜒竹色青。

风来倏凉冷,雨气隔林腥。

(0)

古镜篇寄韩与玉

古镜团团似秋水,美人当窗正梳洗。

芙蓉凉月斗婵娟,默默自怜还自喜。

朝来开匣忽凄然,一痕微雪映华钿。

却恨东风惜桃李,年年开傍镜台边。

粉绵拭镜还清澈,佳人薄命空愁绝。

不如化石在山头,万古千年照明月。

(0)

送慈上人归雪窦追挽浙东谔勒哲都元帅四首·其三

东南天尽海茫茫,有盗曾称静海王。

白刃悬腰腥血渍,绛绡缠额赤眉扬。

将军独驾楼船出,贼砦俄随炮石亡。

千载丰碑照山墺,行人堕泪立斜阳。

(0)

送胥有仪南归

立马望华盖,君家碧嶂东。

树围茅屋外,花落雨声中。

卷幔香云入,开编烛烬红。

林梢新月上,留客醉丝桐。

(0)

馈饟

馈饟资边阃,南军万灶寒。

断粮今累月,为变岂无端。夜戍留文吏,秋兵?武官。

到头就诛戮,饿死固应难。

(0)

南野

高楼对青山,美人在南城。

不知市尘中,白日车马声。

人楼两相高,上与云月并。

手持古书坐,澹澹香烟生。

岂必逃林莽,猿鹤乃可盟。

彼哉宅幽昩,何得居高明。

薰风袭太和,天池挹至清。

归休广莫地,优游观八弦。

兹怀复谁识,时以野自名。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