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二十四首·其二十二》
《偈二十四首·其二十二》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长期告毕,法岁云周。木人施草,石女行筹。

衲僧了无交涉,那更头上安头。

横担楖栗,笑傲清秋。要去即去,得留且留。

逢人若问长灵老,向道浩浩尘中斗铁牛。

(0)
鉴赏

这首宋代的禅宗诗,由释守卓所作,充满了禅意与哲理。诗中以“长期告毕,法岁云周”开篇,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佛法的修行过程。接下来的“木人施草,石女行筹”,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木头和石头赋予生命,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佛法中的成长与变化。

“衲僧了无交涉,那更头上安头”一句,表达了修行者在佛法世界中的独立与超脱,不被世俗所累,更不与世俗之事纠缠。紧随其后的“横担楖栗,笑傲清秋”,则展现了修行者面对生活的从容与豁达,即使在清冷的秋天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以轻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要去即去,得留且留”这两句,体现了佛教中“缘起性空”的哲学思想,强调事物的生灭变化,以及对事物应采取的正确态度——顺应自然,随缘而行。最后,“逢人若问长灵老,向道浩浩尘中斗铁牛”,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智慧的追求,即便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如同在尘埃中与铁牛搏斗,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境界与智慧,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玉炉三涧雪

既悟出家学道,须凭一志坚坚。假饶心上起诸缘。

全在殷勤锻炼。处真莫生异见,利他损己为先。

内功外行两双全。得赴瑶池琼筵。

(0)

满庭芳.赠淳化染何先生

染家为作,闲闲思忖。讲些是非试听。

揽下绫罗纨绮,满椿一甑。

缘甚炼教伤熟,为惜他、颜色故恁。

染轴了,更须碾砑,且图光莹。

抛散水浆无限,遇人来、取要即当便认。

解了瑕头缠缚,自然见姓。

恰如修行一著,无萦系、可观真性。

常清静,显神光,灿汕有准。

(0)

黄鹤洞中仙.继重阳韵

大悟明明也。大智闲闲也。

大道行行应自然,风风马。永永逍遥也。

大水高高也。大火炎炎也。大药辉辉晃宝瓶。

真真马。得得长生也。

(0)

黄河清.继重阳韵

师父专专封闭户,非干固济云洞。

亦非夸衒,能受三冬饥冻。

为我遇顽恋俗,用机化、玄言必中。

等待子自悟知其愚,舍家物外拿弄。

怡然顿觉元初,捐尘累,便烹铅更烹汞。

于澄湛中,保养神珠为贡。

直待功成行满,恁时节、携云跨凤。

赴蓬莱岛,仙童远远来迎羾。

(0)

经温泉

尧水不垫民,温泉溺唐祚。

兵处洗不得,翻为天下污。

山鸟徒咬咬,翠华无问处。

(0)

雪中书事上李阶殿院

草堂高迥乐郊东,西望支筇景莫穷。

山水城池云叶里,管弦楼阁雪花中。

须知应瑞因仁政,不独呈祥自帝功。

太守多才又多暇,唱酬翻怯见诗筒。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