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城子·其三外舅作梅玻因寿日作此》
《江城子·其三外舅作梅玻因寿日作此》全文
宋 / 卢祖皋   形式: 词  词牌: 江城子

小山初筑自天成。架危亭。与云平。

面面梅花,阑槛十分清。

唤得长淮春意满,香暗度,月微明。

数枝长忆傍岩扃。杖履轻。醉中行。

笑问东风,何日是归程。

只怕和羹消息近,天未许,遂幽情。

(0)
翻译
小山刚刚构筑,仿佛天然形成。建起高亭,与云齐平。
每面梅花盛开,栏杆边透出清冷气息。
唤来了淮河两岸的春意,香气暗暗飘过,月光微微照亮。
常常怀念那些倚靠着岩石的日子,手杖轻步,醉酒中漫步。
笑着询问东风,何时能踏上归乡的旅程。
只担心国事如羹汤般需要调和的消息传来,老天却不允许,只好深藏幽情。
注释
小山:形容山体不大,如同人工堆砌。
危亭:高高的亭子,危险而醒目。
阑槛:栏杆。
岩扃:岩石环绕的小屋,隐居之处。
和羹:比喻国家政事的调和。
消息:这里指朝廷动态或政局变化。
鉴赏

这首词是北宋词人卢祖皋创作的《江城子·其三》,其中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描绘和个人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小山初筑自天成”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幽静山水图卷,山势天然,亭台随之而建,与云端相接,显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追求。

"面面梅花,阑槛十分清"描绘了诗人置身于梅花盛开的环境中,梅花清香扑鼻,阑槛间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这种意境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定。

"唤得长淮春意满"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春日情怀,长淮水边,春意盎然,似乎整个世界都在这份春光中苏醒。接着“香暗度,月微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夜色朦胧,梅花的清香和微弱的月光交织出一幅静谧的画面。

"数枝长忆傍岩扃"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生活的留恋之情。"杖履轻,醉中行"则是诗人在这样环境中的自我写照,他手持拐杖,在醉意朦胧中缓步前行,这种生活状态充满了超脱世俗的惬意。

最后“笑问东风,何日是归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归隐山林的期待和询问,而"只怕和羹消息近,天未许,遂幽情"则流露出一丝担忧,生怕外界的消息打扰这份幽静的情感,因为天命尚未允诺,所以只能在心中深藏这种隐逸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生活状态的写照,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定。

作者介绍
卢祖皋

卢祖皋
朝代:宋   字:申之   号:蒲江   籍贯:永嘉(今属浙江)   生辰:约1174—1224

卢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人(今浙江温州人)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书郎、累官至权直学士院。。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猜你喜欢

上中书陈舍人三首

士方负材业,高价敌璠玙。
一朝声称减,碌碌盆盎如。
贵名岂不欲,名盛复难居。
所以古君子,谨终如厥初。
自公到京国,闻望倾万夫。
愿言益进德,名与天壤俱。

(0)

赠蒋德言昆仲三首

平生寡所谐,疎拙以自守。
天钟凿枘性,人弃我独取。
世道方荆榛,营利不绝口。
我欲拘衰俗,每每制其肘。
仁版谓假途,何用医国手。
再拜谢诲言,古人贵不苟。
乘田与委吏,勤勤鲁中叟。
吾心不可昧,岂问人知否。
此意当与谁,寄我二三友。

(0)

病起见梅花有感四首

古涧荒郊人迹少,几枝摘索为谁芳。
因思陋巷甘岑寂,为已工夫味更长。

(0)

望东湖五首

澄泓万顷浸冰轮,千尺惊看玉塔新。
满目辉光相照耀,乾坤何处不精神。

(0)

梅花四首

百卉芳菲二月时,先春梅萼著疎枝。
只缘姑射风姿别,不怕寒威损玉肌。

(0)

登塔二首

尘俗区区咫尺间,著身高处眇人寰。
平生望塔今登塔,聊向风前一解颜。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