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正夫登沛中歌风台》
《次正夫登沛中歌风台》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古风

屹屹泗上城,隆隆沛中台。

登台不见人,祇见山崔嵬。

高祖汤武资,神明天所开。

潜龙已飞跃,乘马宁邅回。

倒戈与天旋,万国俱子来。

西楚殪封兕,东齐荡纤埃。

任使虽故人,萧曹亦贤哉。

功成思猛士,乐极自成哀。

如何古之人,懿德乃所怀。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的《次正夫登沛中歌风台》。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人物刘邦的追忆与赞美,通过描述他登临歌风台的场景,展现了刘邦从默默无闻到成为一代帝王的历程。

首句“屹屹泗上城,隆隆沛中台”描绘了泗水之上的城市和沛县中的歌风台,为后文的历史人物出场营造了背景。接着,“登台不见人,祇见山崔嵬”则以一种空灵的方式,暗示了历史人物的不在场,而山岳的巍峨象征着历史的深远与伟大。

“高祖汤武资,神明天所开”将刘邦与古代圣君商汤和周武王相提并论,表达了他对历史地位的肯定。接下来的“潜龙已飞跃,乘马宁邅回”运用了比喻手法,描述了刘邦从隐匿到崛起的过程,以及在权力路上的曲折与坚持。

“倒戈与天旋,万国俱子来”描绘了刘邦在权力斗争中的胜利,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统一与和平。这一句不仅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也反映了其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西楚殪封兕,东齐荡纤埃”进一步强调了刘邦征服西楚和东齐的功绩,扫除了地方势力,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任使虽故人,萧曹亦贤哉”赞扬了刘邦身边的重要谋臣如萧何、曹参等人的智慧与忠诚,他们共同辅佐刘邦成就大业。

最后,“功成思猛士,乐极自成哀。如何古之人,懿德乃所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成功之后不忘猛士,乐极生悲,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深沉。同时,对古人高尚品德的怀念,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敬仰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对英雄主义的颂扬,以及对历史进程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病中荅人

不知身寄在东城,屋角青山惬野情。

竹榻笑人长卧病,杖藜扶我且经行。

花边独鹤迎嘉客,池上群鸥订夙盟。

珍重新诗劳见赠,沉疴初起见枚生。

(0)

送杨勉斋北上公车

一回见面一回新,不觉相逢是贵人。

未敢久留三笑侣,近须忙趁百花春。

梦游海岳身先老,道合风云曾有因。

君去选官予选佛,局中谁为辨疏亲。

(0)

卢雁林过庵见赠赋答

红树黄花覆槿藩,一庵秋色数家村。

僧閒自笑驴窥井,客至唯教鹤应门。

短烛话深通语默,旧游见惯失寒暄。

与君早有居山约,双鬓无端雪渐繁。

(0)

寄丹徒毛中庵明府

仙郎出宰近金山,正好寻僧日往还。

道在何妨兼吏隐,才优宁惜济时艰。

烟霞老我终成癖,雨露随君未许閒。

欲抱无弦远相访,秋风孤鹤度庾关。

(0)

太虚一气自溟濛,野马终朝只御风。

群动无端成辐辏,微躯难免处樊笼。

窗通彼阕常生白,路入长安便觉红。

古镜不劳频拂拭,个中原有梵王宫。

(0)

题先辈何子明先生读书处

昔人曾此作经生,不复书声但水声。

百尺瀑泉谁识主,千秋崖石独知名。

丹梯有路通丹壑,赤脚无尘下赤城。

更欲假君弦诵地,胡床塞默谢逢迎。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