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屈山径幽,绿云蔚其上。
线天中得路,到斋却寥旷。
向来延缘处,历历都在望。
五楹所虚受,峰峦乃万状。
偶此寄崇情,于焉惬素尚。
诘屈山径幽,绿云蔚其上。
线天中得路,到斋却寥旷。
向来延缘处,历历都在望。
五楹所虚受,峰峦乃万状。
偶此寄崇情,于焉惬素尚。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曲折幽深的山路,绿树浓荫覆盖其上,仿佛与天空交织,形成一条通往斋室的道路。到达斋室后,诗人发现这里视野开阔,远离尘嚣,心境变得宁静而空灵。回想起之前经过的蜿蜒小径,一切都清晰可见。
斋室内宽敞明亮,容纳了周围千变万化的山峰和峦岭。诗人在此找到了一种崇高而纯净的情感寄托,满足了他内心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平静。
玉局昔年客,秃鬓老仙翁。
思移林屋嘉树,饱啖洞庭红。
疑作亭名楚颂,眷此素荣绿叶,惨淡比青枫。
有志那能遂,遗迹大江东。仿瞻子,怀古意,画图中。
雨蓑风笠,长镵白木苦匆匆。
且自耕云半亩,转眼霜林千颗,一笑对山童。
忘却生绡里,欲倩右军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