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丹徒毛中庵明府》
《寄丹徒毛中庵明府》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仙郎出宰近金山,正好寻僧日往还。

道在何妨兼吏隐,才优宁惜济时艰。

烟霞老我终成癖,雨露随君未许閒。

欲抱无弦远相访,秋风孤鹤度庾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与僧侣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自然和道义的追求。首句“仙郎出宰近金山”,以“仙郎”这一尊称,形象地描绘了官员的超凡脱俗之感,同时点明其任职地点靠近金山,为后文的活动提供了背景。接着,“正好寻僧日往还”一句,展现了官员与僧侣之间频繁而和谐的交往,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道在何妨兼吏隐,才优宁惜济时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道义与政务并重的态度,认为有能力的人不应因政务繁忙而放弃对社会的责任,即使是在隐居生活中,也应心系苍生,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重任。这种兼顾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精神,是古代士人理想人格的体现。

“烟霞老我终成癖,雨露随君未许闲”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他将自己对烟霞的喜爱比作一种癖好,表明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痴迷;同时,通过“雨露随君未许闲”表达出对朋友的陪伴和关怀,即使在忙碌的政务之余,也不忘与朋友共度时光,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最后,“欲抱无弦远相访,秋风孤鹤度庾关”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与朋友进行一次远离尘嚣的探访,希望在秋风送爽之时,与朋友如孤鹤般自由飞翔,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不仅是一次物理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和解脱,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员与僧侣之间友谊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展现了明代士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友情、自然和内心宁静的珍视。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铜城驿遇雪

晨起驱双犊,前行挟两辀。

偶冲寒雪去,如驾玉麟游。

草树千章列,川原一色浮。

几时还入觐,趋拜凤凰楼。

(0)

石火篇为萧樵葬母作

石火与草露,人命恒若斯。

昨朝言笑坐高堂,奄忽敛衽閟灵輀。

哀歌出中野,浮云惨且驰。

邻里来引绋,亲戚各衔悲。

念此柩中人,生存孝其姑。

生儿九岁父不顾,此母鞠之劳且劬。

禄养乃弗逮,寿不登百年。

仓皇兵戈中,子能负土营坟阡。

送者莫叹息,自古运尽归黄泉,惟有令德名永传。

孟母岂不死,世人至今诵其贤。

寄言后来者,视此石火篇。

(0)

题赵子深秋山风雨图

赵君大醉始作画,昔在清江常见之。

此图烂漫倒墨汁,木石满眼何瑰奇。

高堂苍茫风雨集,虎穴龙湫恍深入。

目断东南生远愁,雁鸿塌翼行云湿。

(0)

题胡子敷朝阳轩

晨起罢盥栉,初日光离离。

晃然幽轩上,坐见扶桑枝。

揖客正几席,咏歌理弦丝。

高梧已结荫,鸣凤当来仪。

(0)

和鹏举赴滁阳道中述怀见寄二首·其一

闻君赴滁阳,前月过秋浦。

轻蓬去如叶,列屿若浮俎。

思亲念方永,怀友心亦苦。

清宵发孤咏,馀响应柔橹。

盈虚谅谁卜,忠槩伤自许。

君心正悬旌,我发已垂缕。

苦无太古调,何以袭宫羽。

(0)

壬辰感事六首·其三

汝颖始媒蘖,徐沛乃蜂起。

浸淫及荆湘,浩荡入彭蠡。

风摇草木动,杀气薄炎纪。

仓皇九江守,血战扼孤垒。

海门白日暝,烈士先斗死。

雄波失天堑,北舸竟南舣。

我师岂不锐,势奋易披靡。

叹息江之流,艰危欲谁倚。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