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如故人,欣然见眉宇。
又如梳晓鬟,红绿相媚妩。
况兹爱山者,握笔喜临赋。
有岩巉然开,欲陟纵蹇步。
清游亦不恶,胜境得饱饫。
扫石坐晚凉,浓翠湿冠屦。
好花续春迟,纷纷杂红雾。
仙家在何许,恐入桃源误。
竟为弥日留,直待山月吐。
谩寻流水归,不记来时路。
好山如故人,欣然见眉宇。
又如梳晓鬟,红绿相媚妩。
况兹爱山者,握笔喜临赋。
有岩巉然开,欲陟纵蹇步。
清游亦不恶,胜境得饱饫。
扫石坐晚凉,浓翠湿冠屦。
好花续春迟,纷纷杂红雾。
仙家在何许,恐入桃源误。
竟为弥日留,直待山月吐。
谩寻流水归,不记来时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山中之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喜爱与赞美。诗中将山比作“故人”,形象地表达了山对于诗人来说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情感寄托的对象。山的姿态如同清晨梳理的发髻,红绿交织,充满生机与妩媚。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自己对山的喜爱,即使山路崎岖,也甘愿攀登。清新的山间游览,让人心满意足,仿佛饱餐了大自然的馈赠。晚凉之时,诗人坐在岩石上,享受着四周浓郁的绿色带来的清凉与湿润,仿佛整个世界都融入了这股清新之中。
春天的花朵虽已迟暮,但依然繁花似锦,与周围的绿色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绚烂的画面。诗人想象着仙家可能就隐匿于这山林之间,却担心自己会迷失在美丽的桃源之中,难以自拔。最终,诗人在这片仙境中停留了一整天,直到山月升起,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连回去的路都忘记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云翳翳兮谷之幽,天将雨我兮田者之稠。
有绳于防兮有畚于沟,我公不出兮谁省吾忧。
日晖晖兮山之下,岁则熟兮收者舞。
吾收满车兮弃者满筥,谁吾与乐兮我公燕语。
山有木兮谷有泉,公与客兮醉其间。
芳可搴兮甘可漱,无壮无稚兮环公以笑。
公归而醉兮人则喜,公好我州兮殆其肯止。
公归不醉兮我之忧,岂其不怿兮将舍吾州。
公一朝兮去我,我岁岁兮来游。
完公亭兮使勿毁,以慰吾兮岁岁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