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正午一声雁,山静如秋两袖风。
鹤与苍头齐睡著,无人知我此山中。
月明正午一声雁,山静如秋两袖风。
鹤与苍头齐睡著,无人知我此山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自然景象,时间设置在正午时分,当太阳高悬中天之际,一声大雁划破寂静的天空,给人以清晰和明朗之感。山野更显得安静,就像秋日那般让人感到一份宁静。
“两袖风”则是诗人用来形容自己在这山中游走时,身无长物,只有衣袖随风飘扬的意象,这不仅描绘了他的孤独,更显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
最后两句,“鹤与苍头齐睡著,无人知我此山中”,则透露出诗人的隐逸情怀。他与自然界的生物(以鹤和苍头为代表)共同享受这份宁静,而他自己的存在,就像这些沉睡的生物一样,不为世人所知。这种境界,既是对现实世界的逃离,也是对心灵深处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内心世界的独到感悟和深刻理解,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忆昔乾道游璧水,君为秀孝侬博士。
逮今嘉泰归青原,侬为州民君刺史。
人生离合风中云,白发相逢有几人。
与君相逢又相别,不待折柳眉先颦。
如君岂弟民父母,春风风人夏雨雨。
忽然一夜飞秋霜,惊杀雁鹜兼豺狼。
政声无翼到天上,玉皇诏君登庙廊。
郎星卿月小借路,金华玉堂即高步。
中兴贤关育凤麟,向来未有秉鸿钧。
祗今丞相破荒了,第一衣钵当传君。
寒劲无遗暖,晴行失老怀。
叶飞枫骨立,萍尽沼奁开。
路好仍回首,泥残敢放鞋。
登临不须尽,留眼要重来。
水仙头重力纤弱,碧柳腰支黄玉萼。
娉娉袅袅谁为扶,瑞香在旁扶著渠。
春兰初芽嫩仍短,娇如稚子无人管。
瑞香绿荫浓如云,风日不到况路尘。
生时各在一山许,畦丁作媒得相聚。
三花异种复异妆,三花同韵更同香。
诗人喜渠伴幽独,不道被渠教断肠。
棘围深锁武成宫,华裾织翠青如葱。
谢公文章如虎豹,林间一啸四山风。
天下几人学杜甫,千江隔兮万山阻。
画地为饼未必似,更觉良工心独苦。
谁登李杜坛,浩如海波翻。
奄有二子成三人,古风萧萧笔追还。
我诗如曹郐,拆东补西裳作带。
令人还忆谢玄晖,昆崙虞泉入马蹄。
我愿四方上下逐东野,只有相逢无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