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头重力纤弱,碧柳腰支黄玉萼。
娉娉袅袅谁为扶,瑞香在旁扶著渠。
春兰初芽嫩仍短,娇如稚子无人管。
瑞香绿荫浓如云,风日不到况路尘。
生时各在一山许,畦丁作媒得相聚。
三花异种复异妆,三花同韵更同香。
诗人喜渠伴幽独,不道被渠教断肠。
水仙头重力纤弱,碧柳腰支黄玉萼。
娉娉袅袅谁为扶,瑞香在旁扶著渠。
春兰初芽嫩仍短,娇如稚子无人管。
瑞香绿荫浓如云,风日不到况路尘。
生时各在一山许,畦丁作媒得相聚。
三花异种复异妆,三花同韵更同香。
诗人喜渠伴幽独,不道被渠教断肠。
这首诗描绘了瑞香、水仙和兰花三种植物的风姿,并通过它们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及独特的情感。"水仙头重力纤弱,碧柳腰支黄玉萼"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水仙花的娇嫩与高贵,而"春兰初芽嫩仍短,娇如稚子无人管"则写出了兰花幼小且不为人知的纯洁。诗中多次使用"娉娉袅袅"、"嫩仍短"等词汇,营造出一种柔美和生长中的自然景象。
"瑞香在旁扶著渠"一句,通过瑞香靠近水仙的形象,传达了它们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同时,这也可能隐喻着人与自然、或不同生命体之间的互相扶持和依存。"三花异种复异妆,三花同韵更同香"则强调了三种植物各自的独特之处,同时又在形态和香气上达成了统一。
诗人通过"生时各在一山许,畦丁作媒得相聚"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命体之间奇妙遇合的赞美。而"诗人喜渠伴幽独,不道被渠教断肠"则流露出诗人对这些花卉的深厚情感,以及它们给予诗人的灵感和内心的触动。
整首诗通过对植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宋代诗人杨万里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与深切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