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辔长垣北,貂寒不自持。
霜风急鼓吹,烟月暗旌旗。
骑火流星点,墙桑亚戟枝。
柴荆掩春梦,谁见我行时。
揽辔长垣北,貂寒不自持。
霜风急鼓吹,烟月暗旌旗。
骑火流星点,墙桑亚戟枝。
柴荆掩春梦,谁见我行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士在严寒中策马行进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边塞军人的坚韧与孤独。诗人运用了“揽辔长垣北”、“貂寒不自持”等句子,生动地描绘出北方边塞严酷的气候和将士们在严寒中的艰难生活。
“霜风急鼓吹,烟月暗旌旗”两句,则通过对风、霜、烟、月的细腻描写,营造了一种肃杀而又神秘的边塞氛围。其中,“旌旗”一词,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军旗在寒风中飘扬的景象,也寓意着战争与征战的氛围。
“骑火流星点,墙桑亚戟枝”两句,通过对马蹄踏过火堆、墙头桑树被戟划伤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边塞军人的英勇和战斗生活,也暗示着战争给自然带来的破坏。
最后,“柴荆掩春梦,谁见我行时”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孤独在外的感慨。春天本应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但边塞的严寒和战争却让这一切变得遥不可及。诗人通过“柴荆掩春梦”来隐喻这种隔绝,同时也表达了对亲人、家乡的思念。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篇不仅展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也反映了战争给个人带来的孤独和无奈的杰出作品。
忆昔梦游芙蓉城,城中仙子千娉婷。
霞舒云卷逞娇媚,朵朵汉家尹与邢。
西风吹醒黄粱梦,帐暖香红谁与共。
别来秋晚遇群仙,犹记联骖骑綵凤。
太液池边翡翠楼,金屏绣褥何风流。
那知镜里朱颜改,阿监青娥雪满头。
不必对花长太息,荣华俯仰成尘迹。
色空空色无了期,昨是今非又来日。
饮不过一瓢,食不过一箪。
田夫亦不改其乐,而夫子不谓之能贤,何也。
颜渊当首出万物,而奉以四海九州。
而享之若是,故曰人不堪其忧。
若余之于山泽,鱼在深藻。
鹿得丰草,伊其野性则然。
盖非抱陆沈之屈,怀迷邦之宝。
既不能诗成无色之画,画出无声之诗。
又白首而不闻道,则奚取于似摩诘为。
若乃登山临水,喜见清扬。
岂以优孟为孙叔敖,虎贲似蔡中郎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