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太原丞相寄惠紫霞园庵新居诗和太素先生》
《观太原丞相寄惠紫霞园庵新居诗和太素先生》全文
宋 / 陈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翠竹庵前白藕池,修真常惜寸阴移。

别生五气根原固,妙乐三清出处宜。

黄阁主人思访道,绛纱弟子许观颐。

兴来即到维摩室,岂待留侯脱屣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tàiyuánchéngxiānghuìxiáyuánānxīnshītàixiānshēng
sòng / chénxiāng

cuìzhúānqiánbáiǒuchíxiūzhēnchángcùnyīn

biéshēnggēnyuánmiàosānqīngchūchù

huángzhǔrén访fǎngdàojiàngshāguān

xīngláidàowéishìdàiliúhóutuōshí

翻译
翠竹庵前有个白藕池,修行之人常常珍惜光阴去修炼。
修炼中避免了五种杂念,根基稳固,美妙的音乐适合在清净之地演奏。
黄阁主人渴望探寻佛法,红衣弟子也期待增长智慧。
兴致来时就来到维摩诘的居所,又何必像张良那样等待合适的时机呢。
注释
翠竹庵:指修道的场所。
白藕池:象征纯洁与宁静。
修真:修炼道术或佛法。
寸阴:极短的时间,比喻珍贵的光阴。
五气:道教指心、肝、脾、肺、肾五脏之气。
根原固:根基深厚,不易动摇。
妙乐:美妙的音乐,可能指诵经声或禅乐。
三清:道教中的三个最高神,即玉清、上清、太清。
黄阁主人:道教中的修行者或尊者。
绛纱弟子:佛教中弟子的称呼,红色纱衣象征修行。
维摩室:维摩诘是佛教人物,此处指修行者的居所。
留侯:张良,古代名士,此处借指等待时机的人。
脱屣:脱鞋,表示随意或不拘小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以翠竹庵和白藕池为中心,展现了修行者对光阴的珍视以及对道教修行的追求。诗人赞美了庵中的环境,认为它滋养着五气的根本,适宜于修炼三清之术。他表达了对太原丞相的敬仰,丞相赠送的新居紫霞园庵让他有机会深入探究道法。诗人还提到自己可以随时来到庵中寻求心灵的颐养,如同维摩诘菩萨一般自在,不拘泥于世俗之事,即使如留侯那样的高官也未必能有此心境。整体上,这是一首表达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感激的诗篇。

作者介绍

陈襄
朝代:明

猜你喜欢

书堂讲罢示诸生讲义

紫阳坛上静焚香,石洞风来夏阁凉。

出谷世情暄自暖,横经吾分说偏长。

数年孔易竟何学,终日回言祇此堂。

为语舜徒休孟浪,明明仁义是周行。

(0)

逍遥岩

连峰积古铁,芳草戴层巅。

岩洞入窈窕,阶磴上寅缘。

回飙荡林气,石窦分暗烟。

绝顶见长江,山翠苍苍然。

伊人去我久,千载有遗筌。

廓若四壁居,或坐列几筵。

谁无堂宇谋,终愁风雨穿。

人事岂不足,所胜曷以天。

何当卜于兹,养此龟鹤年。

聊为汗漫游,托之逍遥篇。

(0)

罾船渡再至浮丘田舍

归渡石西崦,田家候火频。

犬知迎旧客,马自恋行人。

斗酒秋粳熟,盘餐野簌新。

何因来信宿,明月满荆榛。

(0)

挽陈子野

秋早闻君病,吾来哭盖棺。

垂纶江雨急,邀笛阁云寒。

阶下兰先悴,屏间竹未残。

不知何事业,人作太丘看。

(0)

友芳园杂咏为吕心文作二十五首·其二十五长林石几亭

湘中琳琅碧,岳顶莲花白。

隐几深竹中,嗒尔天游客。

(0)

夏日同沈李盛梅梁董朱李诸子邀余君房袁景从马用昭张元易集吕道士馆得醒字

频来京洛会,词客满西亭。

急拍摇花篽,飞鞍续酒瓶。

世容方朔避,狂似次公醒。

尚记诗成处,多题竹上青。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