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归清德,皇心重老臣。
祖风终鲠直,家学本深淳。
便殿谈经久,安车就第新。
如何金未尽,奄忽弃乡人。
时论归清德,皇心重老臣。
祖风终鲠直,家学本深淳。
便殿谈经久,安车就第新。
如何金未尽,奄忽弃乡人。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标题为《致政杨侍郎挽歌(其一)》。诗中表达了对故去之人的怀念和敬重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忠诚与节操的高度评价。
"时论归清德,皇心重老臣。" 这两句说明当时人们都赞扬那些有清白品德的人,皇帝特别尊重年长而忠诚的臣子。这里的“清德”指的是高尚的道德修养,而“老臣”则是对资深、忠心之人的尊称。
"祖风终鲠直,家学本深淳。" 这两句强调了家族传统中的正直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祖先遗风至今依旧保持着 直率真诚的特点,而家庭教育自始至终都是基于宽广仁爱的原则。
"便殿谈经久,安车就第新。"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安详舒适的情景:在宽敞的殿堂中长时间地讨论学问,感受着知识带来的安逸和愉悦,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学习和探究的热爱。
"如何金未尽,奄忽弃乡人。"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惆怅之情。时间如流水,难以挽留,而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本应珍视的人和事物。
总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故人的一种怀念,也是对于个人品德和家庭传统的颂扬,同时也包含着对时间易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藁砧死,先畴自垦耕。
双飞鸾影拆,独力燕巢成。
教子鄹人母,持家寡妇清。
今无彤史笔,犹幸有乡评。
邑事多商榷,惟诗未暇论。
母慈催扇枕,父老谩攀辕。
新戍谋何地,初程宿某村。
西风有来雁,书札傥相存。
半刺已官尊,常时读鲁论。
身居恭叔里,心在晦翁门。
贫士来遮路,诗人送出村。
君能齐得丧,何必恋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