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阁锁书深,墙南列晚岑。
吏人同野鹿,庭木似山林。
浅井寒芜入,回廊叠藓侵。
闲看薛稷鹤,共起五湖心。
秘阁锁书深,墙南列晚岑。
吏人同野鹿,庭木似山林。
浅井寒芜入,回廊叠藓侵。
闲看薛稷鹤,共起五湖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文人在深山密林中的生活图景。"秘阁锁书深"展现了主人公藏书之所,既是对知识的珍视,也可能象征着一种精神世界的封闭和自我修养。"墙南列晚岑"则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山水画面,墙外是一系列连绵起伏的小丘。
"吏人同野鹿,庭木似山林"中的"吏人"通常指的是官员或文士,而这里与"野鹿"相提并论,显示出主人公与自然界的融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庭木似山林"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自然与人造环境交融的意象。
诗中的下片"浅井寒芜入,回廊叠藓侵"写出了隐士的日常生活,水井是生活所需,而"回廊叠藓侵"则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对人造环境的逐渐占领。
最后两句"闲看薛稷鹤,共起五湖心"中的"薛稷鹤"可能指的是庭院中偶尔飞过的大鸟,而"共起五湖心"则表达了诗人胸怀宽广,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切的感受和内心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莫,况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倾动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
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
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长江风飏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若过旗亭多取醉,不须吊古漫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