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飞燕》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飞燕》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瞥见谁家燕,才惊社日临。

洛花移种否,唤起故园心。

(0)
翻译
忽然看见哪家的燕子,让我意识到春社节将近。
洛阳的花儿是否已经移植,这触动了我思乡的心。
注释
瞥见:突然看到。
谁家:哪一家的。
燕:燕子。
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通常在春分前后,这里指春天来临。
临:临近。
洛花:洛阳的花,可能指的是牡丹(洛阳以牡丹闻名)。
移种:移植。
否:疑问词,表示不确定或询问。
故园:故乡,家乡。
心:内心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故土的留恋。诗人在旅途中偶见燕子,心中顿生惊讶,因为这种小鸟常常与农耕社日相关联,而现在它们出现在不该有农业活动的地方,这让诗人的情感受到触动。"洛花移种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他想知道那些曾经熟悉的花朵是否还在故乡生长,是否有人继续照料。最后一句"唤起故园心"则点明了这场景唤醒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故土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旅途中思乡之情的小品,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小事物,引发出对远方家乡的情感联想。语言简洁而含蓄,情感真挚而不张扬,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心灵和深厚的乡愁。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用师川题驹甫诗卷后韵

梦中逐客幻中归,荆楚瓯闽好赋诗。

谁谓涪翁呼不起,细看宅相力能追。

太冲文价轻皇甫,籍也辞源怯退之。

丘壑同盟从已定,莫令鬼祟作愁眉。

(0)

过蕲州故居

系马金沙树,衡茅俨暝途。

沾襟问邻老,携手忆于菟。

意逐前云远,情随归路迂。

霜风吹晓角,梦听小单于。

(0)

书怀

未作终焉计,怀哉兴不疏。

逢人问息耗,阅岁叹乘除。

老境来颜面,归家识此渠。

攀缘俱断绝,何暇羡严徐。

(0)

再次阿敌韵寄舒大士兼简微首座·其一

风窗生晚听,雨砌耀宵行。

斜柯横吹度,缘阶细草生。

片月悬屋角,婵娟有馀情。

世味了无取,虚怀浩难盈。

(0)

予与谢幼槃董瞿老诸人往在临川甚昵幼槃已在鬼录后五年复与瞿老会宿于星渚是夕大风雨因诵苏州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之句归赋十章以寄·其七

吾怜阮嗣宗,口不挂臧否。

是眼何亲疏,青白生誉毁。

照邻殆庶者,颖脱当悟此。

本心如虚空,何尝受尘滓。

(0)

余与刘壮舆先大父屯田父秘丞为契家壮舆又与予厚不数年皆下世今过其故居

刘郎平昔居,门巷草芊芊。

念我眼中人,骨惊泪潺湲。

中允实高蹈,倦游自丁年。

问舍得匡庐,卜宅如涧瀍。

悬车著屋山,骑牛弄寒泉。

秘书极精锐,笔下走百川。

口戈击奸佞,直声寰宇喧。

诸郎排候雁,一一落云天。

独馀漫郎叟,高名星斗联。

辟书日夜催,援毫录群仙。

几负丧明责,挂冠遂言旋。

中河忽坠月,半岳遽摧巅。

孤嫠俱幽愤,一仆无复痊。

传家惟蔡琰,择婿得鲍宣。

驱车官殊方,衡宇颓荒阡。

坏壁蜗篆满,小窗蛛网悬。

翠蔼远山暝,苍苔修竹连。

往时所憩树,相与听鸣蝉。

忽逢持斧翁,葆鬓青行缠。

采薪收斜日,伐竹破疏烟。

沉痛迫中肠,裴回不能前。

高明鬼得瞰,岂弟神所捐。

微吟复凄断,暮角西风传。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