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市悲歌又送君,清秋鸿雁感离群。
酒钱尚愧苏司业,坐客空怜郑广文。
三泖夜谈斋对月,九峰晴望馆为云。
相思一寄华亭鹤,天路鸣声取次闻。
燕市悲歌又送君,清秋鸿雁感离群。
酒钱尚愧苏司业,坐客空怜郑广文。
三泖夜谈斋对月,九峰晴望馆为云。
相思一寄华亭鹤,天路鸣声取次闻。
此诗《送王见斋年丈赴华亭谕》由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以深情厚谊与离别之愁为主题,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情感。
首联“燕市悲歌又送君,清秋鸿雁感离群”,开篇即以燕市的悲歌和秋日鸿雁的南飞,象征着友人的离别,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燕市的悲歌,既是为友人即将远行而唱,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清秋时节,鸿雁南飞,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古人常用以表达离别之情的意象,此处借以抒发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伤感。
颔联“酒钱尚愧苏司业,坐客空怜郑广文”,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这里以古代两位文人苏司业和郑广文为例,表达了对友人才华和品德的敬佩之情。苏司业和郑广文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在此处提到他们,既是对友人才学的肯定,也是对自己未能像他们那样与友人共享佳肴美酒的遗憾。同时,“酒钱尚愧”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友人离去后自己生活中的缺憾感到的歉疚。
颈联“三泖夜谈斋对月,九峰晴望馆为云”,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美好场景。三泖夜谈,月光如洗,两人在斋中畅谈,享受着宁静而温馨的夜晚;九峰晴望,则是晴朗天气下,眺望远处山峰,云雾缭绕,景象壮丽。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尾联“相思一寄华亭鹤,天路鸣声取次闻”,以寄情于物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华亭鹤,作为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象征着高洁和忠诚,诗人将思念之情寄托在这只象征着友谊与忠诚的鹤上,期待它能将这份深情传递给远方的友人。同时,“天路鸣声取次闻”则暗示了无论距离多远,这份思念都能跨越时空,直达友人心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回忆的怀念。
隔叶寻难著。胜玉树,欺红药。
缥色衣裳,睡熟沈香亭角。一朵云鬟,被雨梳风掠。
趁花容,亸烟萼。柳阴薄,色向苔钱落。
波痕皱,眉痕弱。鹦鹉笼中,也整绿衣偷学。
一别名花,怅碧云天各。倩青鸾,到湘阁。
半载繁台,忆杀别来秋水。今朝重见,喜碧犹如此。
无数笭箵,零乱烟桥夜市。估船夹岸,乡愁千里。
闻道君家,在街头、黄叶里。情亲小话,唤篙师暂舣。
峥泓淡沲,隐隐江楼笛起。关山一望,何其明绮。
记得寻君,才过匆匆灯市。伯通桥下,挽征衫且憩。
垂柳几树,临别倚栏斜指。再来看汝,定鹅黄矣。
柳已鹅黄,撅头船恰又至。满船丝雨,捲春蓑困睡。
微茫驿楼,料想水城将闭。知他花下,已应微醉。
一拳小结青莲瓣。有离离、金刹铺烟阪。
闻说当年,翠华巡、朱旗暗卷。
残碑在,摇落空扪苔藓。京江北固千秋显。
傍南朝、易惹伤春眼。何似埋名,却依然、丹崖苍巘。
春花落,莺啭空山斋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