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上海棠.游顾龙山.山在金沙城外相传明太祖曾驻跸此山》
《月上海棠.游顾龙山.山在金沙城外相传明太祖曾驻跸此山》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月上海棠

一拳小结青莲瓣。有离离、金刹铺烟阪。

闻说当年,翠华巡、朱旗暗卷。

残碑在,摇落空扪苔藓。京江北固千秋显。

傍南朝、易惹伤春眼。何似埋名,却依然、丹崖苍巘。

春花落,莺啭空山斋馆。

(0)
鉴赏

这首《月上海棠》描绘了顾龙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一拳小结青莲瓣”,以“一拳”形容山之小巧,以“青莲瓣”比喻山峰如莲花瓣般排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顾龙山的秀美。接着,“有离离、金刹铺烟阪”,描述了山上金碧辉煌的佛塔在烟雾缭绕的山坡上铺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闻说当年,翠华巡、朱旗暗卷”,通过传说中的帝王巡游,暗示了顾龙山的历史地位和曾经的辉煌。翠华代表帝王的仪仗,朱旗则象征着权力与荣耀,暗卷则暗示了这些辉煌已成过往。

“残碑在,摇落空扪苔藓”,残存的石碑上长满了苔藓,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让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京江北固千秋显”,虽然远离京城,但顾龙山依旧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千年不衰。

“傍南朝、易惹伤春眼”,靠近南朝时期的文化遗址,容易引发人们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何似埋名,却依然、丹崖苍巘”,即使不被世人所知,顾龙山依然保持着其自然的壮丽景色,如同红色的悬崖与苍翠的山峰,展现出坚韧与永恒之美。

“春花落,莺啭空山斋馆”,春天的花朵凋零,黄莺在空旷的山间鸣叫,为静谧的山馆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词通过对顾龙山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含清阁杂诗八首·其七

岭上疏松响阁,檐前修竹摇窗。

月临人影三个,鹤对閒官一双。

(0)

郊居把钓步周贵谔初度韵二首·其二

赋就郊居野兴长,渔歌牧唱递称觞。

饵沉秋水催鲜脍,蛤吠平田送晚凉。

白堕数缸堪纵饮,黄云万顷又登场。

可怜社鼓村村急,暂释农人半日忙。

(0)

挽袁太玉八律·其七

论文结社竞风骚,挥笔西垣片月高。

白眼尊前频对垒,黄垆泉下忆持螯。

归魂忽暗千山雨,馀恨还驱八月涛。

欲赋大招裁楚调,已闻猿鸟哭林皋。

(0)

颂章三律寿宪副陈省堂先生七十一·其三

豸冠元是外台臣,解组长閒后乐身。

龙卧海滨称大老,霞标一际识真人。

襄阳耆旧名千古,洛社壶觞酒万巡。

怅望盈盈衣带水,卜居吾欲结芳邻。

(0)

和荷盘

溪湖一望锦霞红,高盖亭亭弄晓风。

瑞露霏微仙掌里,明珠荡漾玉盘中。

洗妆正喜临香钵,进酒休教卷碧筒。

谁唱莲歌翻水调?锦帆遥隔镜湖东。

(0)

雨后午睡

石几绳床水竹边,上皇人卧北窗前。

静看白日长于岁,老觉青山太值钱。

栩栩蝶魂通午梦,啾啾禽语搅閒眠。

园林雨霁天如洗,只有茶寮一片烟。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