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海乘龙底用船,上清知号不知年。
西分弱水浇丹灶,东入扶桑系马鞭。
文字每书龙汉后,封章多到玉皇前。
几回下视人间世,碧落空歌动八埏。
度海乘龙底用船,上清知号不知年。
西分弱水浇丹灶,东入扶桑系马鞭。
文字每书龙汉后,封章多到玉皇前。
几回下视人间世,碧落空歌动八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拟唐人游仙二首(其一)》描绘了一位仙人不借助凡间船只,驾驭神龙渡过大海的情景。他身处仙境,与天宫相连,不知具体年岁,显示出超脱尘世的逍遥。他在西方炼丹,弱水洗涤丹灶,东方则抵达神秘的扶桑之地,甚至牵着马匹,显示出仙人的非凡行踪。
诗中提到的文字书写在龙汉之后,意味着超越了人间的时间和知识界限,他的奏章直达玉皇大帝,显示了他对仙界的尊崇和地位。仙人多次俯瞰人间,对凡世发出空灵的歌声,这歌声震动了天地八荒,传达出一种超然的观照和悲悯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仙为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仙界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的深沉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超越。
置酒中堂,伐丝比簧。湎以益欢,志人慨慷。
慨慷生迹,类此繁响。盈盈在耳,忽忽沦往。
灼灼其华,朔凋春敷。所并枝叶,不作根株。
劳我以人,伊何莫遐。天地偶尔,逢之者嗟。
仰穷二曜,高不得掇。頫即大壑,深不得没。
王乔安期,服食难量。锢兹委蜕,仅三千霜。
独宿苦夜凉,有思苦夜长。
转辗不成寐,秋声满我房。
我父怜孤儿,入梦来相望。
梦魂侍父旁,形影推渺茫。
父念儿心伤,儿喜父颜康。
相对一无言,恋恋若难忘。
那知警觉后,依然在枕床。
起床寻我父,我父寂无睹。
父书陈东壁,父幕空廊庑。
风吹破纸窗,灯灭暗庭柱。
嗟乎父何来,嗟乎父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