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碧牡丹.牡丹鲜碧者向在鄢陵曾见之追赋是词》
《碧牡丹.牡丹鲜碧者向在鄢陵曾见之追赋是词》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碧牡丹

隔叶寻难著。胜玉树,欺红药。

缥色衣裳,睡熟沈香亭角。一朵云鬟,被雨梳风掠。

趁花容,亸烟萼。柳阴薄,色向苔钱落。

波痕皱,眉痕弱。鹦鹉笼中,也整绿衣偷学。

一别名花,怅碧云天各。倩青鸾,到湘阁。

(0)
鉴赏

这首《碧牡丹》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牡丹图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的鲜丽与娇艳。开篇“隔叶寻难著。胜玉树,欺红药。”以对比手法,将牡丹之美比作玉树和红药,强调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缥色衣裳,睡熟沈香亭角。”以“缥色”形容牡丹的淡雅色泽,仿佛是沉香亭角的一抹静谧,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

“一朵云鬟,被雨梳风掠。”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牡丹比作云鬟,被风雨轻轻梳理,赋予了牡丹以生命感,展现出其在自然中的灵动与和谐。接下来,“趁花容,亸烟萼。柳阴薄,色向苔钱落。”通过“趁”、“亸”、“薄”等动词,生动地描绘了牡丹在春日柳荫下的姿态,以及其色彩逐渐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画面。

“波痕皱,眉痕弱。”这里以“波痕”比喻水面上的涟漪,以“眉痕”比喻牡丹花瓣上的细纹,形象地表现了牡丹在微风中的摇曳生姿,仿佛是轻柔的波纹和淡淡的眉痕。最后,“鹦鹉笼中,也整绿衣偷学。”以鹦鹉在笼中模仿绿衣的姿态,侧面烘托出牡丹的美丽与吸引,即使是在闭塞的空间里,也能激发人们对其美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词通过对牡丹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牡丹的外在之美,更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富含情感深度的艺术世界。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赋得文木八韵

曲直何年木,澄观表里通。

纽纹缠左右,脉理透玲珑。

鳞蜕惟存骨,神充未涣躬。

沧桑阅今古,枝叶谢茏葱。

牛蔽宁同栎,琴裁岂似桐。

伐柯则已远,炙毂辩应穷。

不辨桧松质,真成内外空。

设如拟鸣雁,转觉彼心蓬。

(0)

御门日作

省方秋跸旋,敕几明庭莅。

畋游曷可极,功叙无非事。

虞机省厥括,丝纶慎所自。

畴咨实在兹,都俞益增愧。

无过孰则能,动是吁可悸。

(0)

一线岩关变凉暖,雪无馀白树留青。

盈冲讵是移天纪,起属由来据地灵。

仆役衣单宵免叹,圃场稼纳岁方宁。

谓宜慰矣翻悁悒,西北捷音亟待听。

(0)

入崖口

底须连网结周阹,猎壤神皋控广舆。

自有万峰作郛郭,天然双嶂是门闾。

入来草木皆仙意,无碍山河只古初。

怀远习劳家法凛,讵因哨鹿每勤予。

(0)

近青阁

阁号近青栖碧岑,高秋骋目一登临。

近朱者赤近墨黑,到此偏饶空翠心。

(0)

渡汶河·其一

湛湛复沄沄,长虹亘两濆。

山川千里互,齐鲁一渠分。

济运常资是,成盟旧所闻。

道元称博览,已见数名纷。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