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问征夫路,名山两日程。
能销几两屐,况值一川晴。
诗欲谋于夜,云多不近城。
暮年尘事有,逐处得心清。
曾问征夫路,名山两日程。
能销几两屐,况值一川晴。
诗欲谋于夜,云多不近城。
暮年尘事有,逐处得心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漫步与感悟,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内心世界的清净。
"曾问征夫路,名山两日程。能销几两屐,况值一川晴。" 这几句诗设置了自然美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旅行计划和对时间的估算。征夫即是行人,他们在讨论去往名山的道路和所需时间,显示出一种向往远方、超越日常生活的心情。而"能销几两屐"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淡泊,能够以简单的食物为满足。"况值一川晴"则是对天气状态的描写,表达了在清新的环境中旅行的愉悦。
"诗欲谋于夜,云多不近城。" 这两句诗则转向夜晚的情景,诗人想要在夜晚寻找创作灵感,但由于云层众多而不能接近城市,这可能隐喻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与现实社会的隔离。
"暮年尘事有,逐处得心清。"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暮年时期,对于尘世间的种种纷争和烦恼已经看淡,通过不断地旅行、探索,内心获得了一种平静和清澈。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与精神上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