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寻君,才过匆匆灯市。伯通桥下,挽征衫且憩。
垂柳几树,临别倚栏斜指。再来看汝,定鹅黄矣。
柳已鹅黄,撅头船恰又至。满船丝雨,捲春蓑困睡。
微茫驿楼,料想水城将闭。知他花下,已应微醉。
记得寻君,才过匆匆灯市。伯通桥下,挽征衫且憩。
垂柳几树,临别倚栏斜指。再来看汝,定鹅黄矣。
柳已鹅黄,撅头船恰又至。满船丝雨,捲春蓑困睡。
微茫驿楼,料想水城将闭。知他花下,已应微醉。
这首词描绘了雨中舟行于吴阊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期待。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记得寻君,才过匆匆灯市。”开篇即以回忆起与友人的相聚,灯市的热闹与匆匆,勾勒出往昔欢聚的场景,为后文的离别与思念埋下伏笔。
“伯通桥下,挽征衫且憩。”在伯通桥下稍作停留,词人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或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或是对未来的期许。
“垂柳几树,临别倚栏斜指。”临别之际,倚靠栏杆,手指着垂柳,这一细节充满了离别的伤感,同时也暗示着对未来的憧憬。
“再来看汝,定鹅黄矣。”再次相见时,柳叶已转为鹅黄色,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更迭,也是时间流逝的象征,预示着分别后的重逢。
“柳已鹅黄,撅头船恰又至。”柳叶转黄之时,恰有一艘小船经过,这一偶然的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和希望。
“满船丝雨,捲春蓑困睡。”满船的细雨,蓑衣下的困倦,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慵懒的氛围,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微茫驿楼,料想水城将闭。”远处的驿站楼影模糊,水城即将关闭,预示着旅程的结束,也意味着与友人的再次离别。
“知他花下,已应微醉。”在花下,友人或许已经微醺,这一想象中的场景,既是对友人状态的猜测,也是词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在雨中舟行的背景下,词人的情感显得格外深沉与细腻,令人回味无穷。
六月青州,何处是、此身堪著。
都不似、素王宫里,倚云高阁。
万里风来无隔处,睡余常觉衣裳薄。
把暑天如水画如年,消磨却。心地上,何轩豁。
眼界外,犹廖廓。被野烟高鸟,劝予清酌。
一片青山知客意,冷光堆满栏干角。
恨偃然、不肯入城来,难相约。
买陂塘旋栽杨柳,清风静扫尘务。
柳阴已见疏成密,又听绿荷敲雨。鸥戏渚。
柰倏尔翻飞,飞过崔嵬屿。形神自语。
岂世事相萦,机心未息,物我不同趣。
池亭小,收敛风烟来许。渔歌何愧钟吕。
水纹瓦影相娱悦,高咏退之佳句。荷酌醑。
有一曲沧浪,不犯人间谱。悠悠振古。
问谁似吾侪,攻迂习澹,为水废场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