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一引路松》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一引路松》全文
明 / 卢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凤盖高团午荫连,岧峣苍翠上青天。

交枝树底云长湿,拂雾岩前鹤正翩。

客误引车掀绿帻,僧閒卓锡听冰弦。

清时不植东巡怨,风节依稀挺万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兴国灵山中的一处景观——引路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融合。

首联“凤盖高团午荫连,岧峣苍翠上青天”,以“凤盖”比喻松树的高大与苍翠,描绘出松树在夏日正午时分,为人们提供遮阴的景象,同时又借“岧峣苍翠上青天”表现了松树的高耸入云,生机勃勃的景象。

颔联“交枝树底云长湿,拂雾岩前鹤正翩”,进一步描绘了引路松的环境与氛围。松树的枝叶交织,仿佛是天空中的云朵被长久地湿润着;而松林前的岩石,在晨雾的轻抚下,一只鹤正悠然自得地翩翩起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意境。

颈联“客误引车掀绿帻,僧閒卓锡听冰弦”,则通过人物活动的描写,增添了诗作的生活气息。一位游客因迷路误入松林,被这自然美景所吸引,不禁掀起头巾,赞叹不已;而僧人则在松林间静坐,倾听远处传来的琴声,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清时不植东巡怨,风节依稀挺万年”,表达了诗人对清平时代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在清明安定的时期,人们无需担忧东巡(帝王巡行)带来的劳民伤财之事,而是能享受自然之美,传承并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如同这引路松一般,历经千年依然坚韧不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引路松及其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卢宁
朝代:明

卢宁(一五○三—一五六一),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猜你喜欢

春日幽居示仲固彦冲十绝·其九

菊本离离趁雨栽,杞根成垄更深培。

诗人自古无供给,倘有敲门载酒来。

(0)

思归八绝·其八

画角声中欸乃歌,野人应未许云和。

扣船我欲赓馀唱,更沐西风雨一蓑。

(0)

和坚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下六雨后每题二绝禁犯本题及风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绝·其一

折绵威力漫相侵,根暖怡然独秀林。

万紫千红非我对,为渠无有岁寒心。

(0)

和叔夏水仙时见于宣卿坐上叔夏折一枝以归八绝·其八

为花求偶岂全无,梅与山矾姊弟如。

我已冥心芗泽观,何须江水对轩渠。

(0)

再和·其六

剑峰犀利拙优伶,果听淮南奏凯声。

阴翳便随朝雪尽,东风还放晓光清。

(0)

晨入都省闻子奇内翰宿太常因寄口号

相思禁林客,知奉太常斋。

月落桐依井,风休絮满阶。

欢娱疏胜集,申写寄长怀。

遥望墙东隐,朋簪杳未谐。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