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青州,何处是、此身堪著。
都不似、素王宫里,倚云高阁。
万里风来无隔处,睡余常觉衣裳薄。
把暑天如水画如年,消磨却。心地上,何轩豁。
眼界外,犹廖廓。被野烟高鸟,劝予清酌。
一片青山知客意,冷光堆满栏干角。
恨偃然、不肯入城来,难相约。
六月青州,何处是、此身堪著。
都不似、素王宫里,倚云高阁。
万里风来无隔处,睡余常觉衣裳薄。
把暑天如水画如年,消磨却。心地上,何轩豁。
眼界外,犹廖廓。被野烟高鸟,劝予清酌。
一片青山知客意,冷光堆满栏干角。
恨偃然、不肯入城来,难相约。
这首元代张之翰的《满江红·益都时习阁睡起》描绘了夏日青州的景象,诗人以个人感受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展现了独特的意境。开篇“六月青州,何处是、此身堪著”,诗人感叹在炎炎夏日中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安放自我,暗示了内心的漂泊与迷茫。
接着,“都不似、素王宫里,倚云高阁”将现实与想象中的清凉宫殿对比,表达对清凉环境的向往。“万里风来无隔处,睡余常觉衣裳薄”写出了夏日微风习习,连梦境都仿佛感受到凉爽,然而现实中却只能感到衣衫单薄,暑气难消。
“把暑天如水画如年,消磨却”运用比喻,形容暑热漫长如同流水般流逝,但并未带来期待中的宁静。“心地上,何轩豁。眼界外,犹廖廓”表达了诗人希望心境开阔,超越眼前的困顿,视野更加辽阔。
“被野烟高鸟,劝予清酌”通过自然景物的邀请,暗示诗人想要借酒消愁,寻求片刻的解脱。“一片青山知客意,冷光堆满栏干角”进一步描绘了青山的静谧和清冷,似乎能理解诗人的孤独与期待。
最后,“恨偃然、不肯入城来,难相约”以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清凉青山的渴望,却无法亲近,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的情绪。整首词以夏日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清凉环境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淡淡哀愁。
父隐于渔者,怜渠后骑追。
得船从此逝,赠剑漠然辞。
一叶吾贫甚,千金子宝之。
仅存钓竿在,焉用太阿为。
齐客弹何鄙,徐君挂尚疑。
不如苇间叟,千古励清规。
多识名公与钜卿,也携贽卷到柴荆。
神巫未易觇壶子,太卜安能筮屈平。
且喜天纲家有种,不忧日者传无名。
村翁耄矣诗全退,同社诸人各善鸣。
性僻爱诗如至宝,借君诗卷百回看。
吟来体犯诸家少,改定人移一字难。
束瀑为题犹夭矫,吞山入句尚苍寒。
嗟余老钝资磨琢,安得同衾语夜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