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隐于渔者,怜渠后骑追。
得船从此逝,赠剑漠然辞。
一叶吾贫甚,千金子宝之。
仅存钓竿在,焉用太阿为。
齐客弹何鄙,徐君挂尚疑。
不如苇间叟,千古励清规。
父隐于渔者,怜渠后骑追。
得船从此逝,赠剑漠然辞。
一叶吾贫甚,千金子宝之。
仅存钓竿在,焉用太阿为。
齐客弹何鄙,徐君挂尚疑。
不如苇间叟,千古励清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自然界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开篇“父隐于渔者,怜渠后骑追”,隐者选择了渔父般的生活,而非要追求功名显赫。接着,“得船从此逝,赠剑漠然辞”,隐者得到一叶扁舟,即可远离尘世,甚至把象征身份与地位的宝剑也视如无物,随手送人。
“一叶吾贫甚,千金子宝之”,通过对比,一叶舟显得极其简陋,而千金则代表了世俗的富贵。诗人强调自己选择的是前者,这种贫穷生活反而是自己的珍宝。“仅存钓竿在,焉用太阿为”,隐者只保留钓鱼的工具,对于权力和战争的象征“太阿”则不再需要。
后半首诗转向对古人的怀念,“齐客弹何鄙,徐君挂尚疑”,提到历史上的齐客、徐君,他们或许在世人心中的评价还hang在半空。最后,“不如苇间叟,千古励清规”,诗人认为最值得效仿的是那些隐逸于民间,如同草丛之中悠然自得的老叟,他们的生活是真正体现了“清规”。
整首诗通过隐者的生活写实与理想,以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抒发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茫茫混成始,豁矣四天朗。
三辰还须弥,百亿同一像。
灵和陶氤氲,会之有妙常。
大慈济群生,冥感如影响。
蔚蔚沙弥众,粲粲万心仰。
谁不欣大乘,兆定于玄曩。
三法虽成林,居士亦有党。
不见虬与龙,洒鳞凌霄上。
冲心超远寄,浪怀邈独往。
众妙常所晞,维摩余所赏。
苟未体善权,与子同佛仿。
悠悠诚满域,所遗在废想。
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萧条。火回景以西流。
天既清而气高。壤含素霜。山结玄霄。
月延路以增夜。日迁行以收晖。屏絺绤于笥匣。
纳纶缟以授衣。秋可哀兮哀新物之陈芜。
绸筱朔以敛稀。密叶槭以损疏。雁擢翼于太清。
燕蟠形乎榛墟。秋可哀兮良夜之遥长。
月翳翳以隐云。星胧胧以投光。映前轩之疏幌。
照后帷之闲房。拊轻衾而不寐。临虚槛而褰裳。
感时迈以兴思。情怆怆以含伤。
秋可哀兮哀南亩之菜荒。
既采萧于大陆兮又刈兰乎崇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