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传言玉女.舟经怀远访淩道一》
《传言玉女.舟经怀远访淩道一》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传言玉女

半载繁台,忆杀别来秋水。今朝重见,喜碧犹如此。

无数笭箵,零乱烟桥夜市。估船夹岸,乡愁千里。

闻道君家,在街头、黄叶里。情亲小话,唤篙师暂舣。

峥泓淡沲,隐隐江楼笛起。关山一望,何其明绮。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怀远之地,探访凌道一的情景。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人深切的思念与重逢的喜悦。

“半载繁台,忆杀别来秋水”,开篇即表达了诗人离别已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秋水般深长。接着,“今朝重见,喜碧犹如此”,在重逢的喜悦中,诗人感叹时光流转,但友情依旧如初。接下来的几句“无数笭箵,零乱烟桥夜市。估船夹岸,乡愁千里”,通过描绘舟行沿途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乡愁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闻道君家,在街头、黄叶里”一句,点明了友人家的位置,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为下文的重逢增添了温馨的氛围。“情亲小话,唤篙师暂舣”,在友人家中,诗人与友人亲切交谈,暂时停下船只,享受相聚的时光。最后,“峥泓淡沲,隐隐江楼笛起。关山一望,何其明绮”,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色和远处的笛声,以及对远方景色的眺望,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在重逢时刻的喜悦与感慨。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和雪琴宫保师海南军次秋兴二十四首韵

扁舟已到急流滩,战马登场忍卸鞍。

艰钜在肩关大局,寻常袖手肯旁观。

岳家军令同秋肃,杜老诗心入夜寒。

台北孤城悬海外,相怜同病到更阑。

(0)

绝句·其二

白日堂堂去,英雄奈尔何。

登高一涕泪,沉痛百年歌。

(0)

草髯书来黑江松岛游历全岛将枉道过存赋诗以待·其一

南州八月暑云蒸,问俗三台策短藤。

使鲁无鸠思集雁,殴丛有雀畏飞鹰。

昆冈枉令焚炎火,渤海何人理乱绳。

愿采家烝秋实意,登高作赋未为能。

(0)

自太湖洞庭回棹

灯火烟波认有无,天低月暗两模糊。

洞庭一棹姑苏返,夜半吟诗过太湖。

微月笼云夜不开,湖烟无际水无埃。

一灯远自中流见,知是姑苏城里来。

夜里波心又几桥,松陵不见客吹箫。

八枝急棹灯船过,我自湖光一叶摇。

玉雪坡南月露东,石湖故迹水浮空。

诗人亭榭词人路,无限烟波送小红。

尧峰远映水中央,曲港湾湾见水乡。

满岸人家满船火,石湖过后过横塘。

偃月成桥水作油,一城灯火认苏州。

摇船夜入姑苏市,宛在屏风镜里游。

(0)

台阳杂兴·其十六

方言曾亦说台员,古塔嵯峨拂五云。

斑竹至今悲烈妇,甘棠自昔爱参军。

野牛驯后犁春雨,蒋鹊飞来噪夕曛。

閒却朱提无用处,洋钱买得达戈纹。

(0)

拟束皙补亡诗·其三华黍

有黍者华,植于阪田。何以膏之,阴雨自天。

三时不害,实维丰年。我亩南东,芟柞载治。

九谷三农,罄无不利。有熠其华,献之为瑞。

其华熠熠,其实离离。丰我天庾,洁我神粢。

神其歆止,民力存斯。康年迄用,万邦其绥。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