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作山中宰相,依然玉带蟒绣为袍。
扁舟范蠡去迢迢。五湖烟景无人要。
金庭玉柱,傲彼伊皋。清风明月,卑他管萧。
洞天福地谁曾到。
且作山中宰相,依然玉带蟒绣为袍。
扁舟范蠡去迢迢。五湖烟景无人要。
金庭玉柱,傲彼伊皋。清风明月,卑他管萧。
洞天福地谁曾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王鏊在六十三岁时,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自比为山中的宰相,不拘泥于传统的官服,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洒脱的生活方式。他引用了范蠡泛舟五湖的典故,象征着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金庭玉柱,傲彼伊皋”一句,将自己与古代的贤臣伊尹、周公相提并论,但又以“傲”字表现出一种超越与独立的精神状态。最后,“清风明月,卑他管萧”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传统官场的不屑。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和生活态度。
客游倦休憩,孤帆乘蹁跹。
绪风薄千里,泠泠桂楫间。
荇芰发照耀,荑柳媚清涟。
仰望碧云合,旷然知空山。
倒景不能发,余晖生红泉。
愁来愤方结,理至累已捐。
涤荡悦心耳,杳冥思神仙。
琴高骑赤鲤,挥手随芳烟。
波澜虚晓月,渺渺区中缘。
去去谢湖水,绸缪永勿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