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人家小门径,红蓼白蘋欲齐胫。
收缗晒网插疏篱,短渚长洲递相映。
红轮留照悬远空,水村泽国俱春融。
饭饱不知身外事,欸乃一曲歌淳风。
茅屋人家小门径,红蓼白蘋欲齐胫。
收缗晒网插疏篱,短渚长洲递相映。
红轮留照悬远空,水村泽国俱春融。
饭饱不知身外事,欸乃一曲歌淳风。
这首明代朱同的《渔村夕照》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中以“茅屋人家小门径”起笔,展现出渔村的朴素与亲切,接着“红蓼白蘋欲齐胫”描绘了岸边植物的生机盎然,仿佛与人比肩。渔夫们忙碌着“收缗晒网插疏篱”,一派勤劳景象,而“短渚长洲递相映”则显现出水乡地貌的层次之美。
“红轮留照悬远空”描绘了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水面和远处的天空,形成一幅温暖的画面。诗人进一步通过“水村泽国俱春融”来渲染春天的气息,整个渔村沉浸在暖意之中。最后,“饭饱不知身外事,欸乃一曲歌淳风”描绘了渔夫们劳作后的满足与闲适,他们哼唱着淳朴的歌谣,生活简单而快乐。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村的日常生活,展现了渔夫们的田园诗意,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
昔者杜老夜听许十诗,为言风骚共推激。
如何汗青失其传,览杜集者为许惜。
我曾得倡和之巨编,暗中惊喜拾拱璧。
泰岳之后无虚人,宗派元自一家出。
驰筒往返者谁欤,云岫先生诗巨擘。
文鸾彩凤迭应酬,响撼翠梧彻金石。
血驹紫燕争追驰,容与蚁封中徐疾。
留卷把玩不忍归,痛快差类愈头檄。
应知至宝畴敢私,天下有目皆愿识。
刊之坚梓广流行,作我县斋大奇特。
诗名要与宇宙齐,岂比五台诗卷逸。
自从秋孟授锓工,跂予望之朝连夕。
先生诗笔觑天巧,国中往往无曹鲍。
一读快如檄愈头,抓痒底用麻姑爪。
千古词林有若人,谁复庸中誇佼佼。
当年流落见丹心,悬知世道终难拗。
玉堂岂不愿公留,群吠其如尨也狡。
出入风波千万里,葛巾野服混蛮獠。
饥来只字不堪煮,豆粥一盂粗可饱。
跋前疐后竟何成,赢得清名占箕昴。
与公同时富贵人,名字磨灭随虮蚤。
丈夫当为不朽计,方寸莫被饥寒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