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诗笔觑天巧,国中往往无曹鲍。
一读快如檄愈头,抓痒底用麻姑爪。
千古词林有若人,谁复庸中誇佼佼。
当年流落见丹心,悬知世道终难拗。
玉堂岂不愿公留,群吠其如尨也狡。
出入风波千万里,葛巾野服混蛮獠。
饥来只字不堪煮,豆粥一盂粗可饱。
跋前疐后竟何成,赢得清名占箕昴。
与公同时富贵人,名字磨灭随虮蚤。
丈夫当为不朽计,方寸莫被饥寒扰。
先生诗笔觑天巧,国中往往无曹鲍。
一读快如檄愈头,抓痒底用麻姑爪。
千古词林有若人,谁复庸中誇佼佼。
当年流落见丹心,悬知世道终难拗。
玉堂岂不愿公留,群吠其如尨也狡。
出入风波千万里,葛巾野服混蛮獠。
饥来只字不堪煮,豆粥一盂粗可饱。
跋前疐后竟何成,赢得清名占箕昴。
与公同时富贵人,名字磨灭随虮蚤。
丈夫当为不朽计,方寸莫被饥寒扰。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读坡诗》。王迈在诗中表达了对唐代诗人白居易(也称“坡仙”)的崇敬之情,并通过对比自己与白居易的处境,抒发了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先生诗笔觑天巧”,赞美白居易的诗歌技艺高超,如同上天所授。接着,“国中往往无曹鲍”表明在王迈看来,当时的文坛没有能够与古代伟大文学家曹操、鲍照相提并论的人才,暗示了对当世文人不满。
“一读快如檄愈头”,形容白诗易懂且读起来如同药石般能治愈心灵的创伤。接下来,“抓痒底用麻姑爪”则是比喻白居易的文字犀利,能够触及人心深处的疼痛。
“千古词林有若人”,指的是白居易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永远传颂。然后,“谁复庸中誇佼佼”表达了对当时文坛浮华不实之风的批评,认为很少有人能够像白居易那样真诚地创作。
“当年流落见丹心”,王迈自比为被世人遗忘的丹心(即忠诚的心)。紧接着,“悬知世道终难拗”表达了对社会世道不公和个人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感。
“玉堂岂不愿公留,群吠其如尨也狡”,这里的玉堂指的是朝廷或高贵之地。王迈感叹朝廷若能留住像白居易这样的贤才,那么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就不会有机会在那里横行。
“出入风波千万里,葛巾野服混蛮獠”,则是形容诗人的生活境遇多舛,穿梭于世间的风波之中,如同古代文人葛巾、野服一般,在蛮獠之地(边远或蛮荒之地)漂泊。
“饥来只字不堪煮,豆粥一盂粗可饱”,王迈在这里描述自己贫困的生活状态,只能勉强填饱。
最后,“跋前疐后竟何成,赢得清名占箕昴”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功业和声誉的关注,虽然经历种种磨难,但终究赢得了一份清白之名。紧接着,“与公同时富贵人,名字磨灭随虮蚤”则是说那些与王迈同时代且身居富贵的人,他们的名字最终也会如同微小的 虮蚤般被历史所遗忘。
“丈夫当为不朽计,方寸莫被饥寒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作为一个有志之士应当追求永恒不朽的事业,而不是让眼前的困顿(饥寒)干扰自己的大志。
一品天香。似蕊真仙质,宫额新妆。
先春为传信息,压尽群芳。
化工著意,赋阳和、欺雪凌霜。
应自负,孤标介洁,岁寒独友松篁。
因念广平曾赋,爱浮香胧月,疏影横窗。
真堪玉堂对赏,琼苑依光。
江城塞管,任龙吟、吹彻何妨。
君看取,和羹事在,收功不负东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