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破红尘透此关,天机落在片言间。
也知虚费閒心力,争似抬头一看山。
拨破红尘透此关,天机落在片言间。
也知虚费閒心力,争似抬头一看山。
这首诗《观山四首(其二)》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自然感悟。
首句“拨破红尘透此关”,描绘了诗人试图穿越世俗纷扰,寻求心灵解脱的过程。这里的“红尘”象征着世间繁华与烦恼,“此关”则代表了心灵深处的障碍或束缚。诗人以“拨破”二字,生动地展现了他决心打破这些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决心和行动。
次句“天机落在片言间”,揭示了诗人在这场心灵之旅中所领悟到的关键点——真理或智慧往往隐藏在简单的话语或瞬间的感悟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暗示了在日常琐事和平凡生活中,也能发现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真谛。
后两句“也知虚费閒心力,争似抬头一看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意识到,尽管曾经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答案,但真正的智慧和满足感,往往来自于对自然美景的直接体验和内心的平静。这里“抬头一看山”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觉醒,提醒人们在忙碌和追求中,不应忘记停下脚步,欣赏身边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恩赐,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观山这一具体情境,寓言般地传达了对人生、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鼓励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和启示,实现心灵的升华。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怒号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髀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
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
知登吴章岭,昔与死无分。
崎岖行石道,外折入青云。
相见若悲歌,哀声那可闻。
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
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客有桂阳至,能吟山鹧鸪。
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
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