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久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久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杂歌谣辞·苏小小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
“幽兰露,如啼眼。”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细腻的情境,幽兰之露犹如啼啼之眼,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也暗含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无论是何等美好的东西,都无法完全占有,更遑论剪裁。这里蕴含着对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
“草如茵,松如盖。” 这里的意象将自然景物与人类居所相联系,草地如同软和的床褥,松林似是一顶庇护的屋檐,展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亲切感受。
“风为裳,水为佩。” 这两句则通过比喻,将自然元素赋予了人类装饰的意象,风成为飘逸的衣衫,水成为清脆的饰物,这种写法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独特感知。
“油壁车,久相待。” 这里透露出一种等待的情绪,油壁车可能是某种私密空间的象征,而久相待则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某个人或事物的渴望和期待。
“冷翠烛,劳光彩。” 冷翠烛暗示了一种淡漠与孤寂的情感,而劳光彩则可能是对某种美好但又短暂的事物的描绘,这里诗人表现出了对于世间万象变化无常的感慨。
“西陵下,风吹雨。” 最后两句设置了一种环境氛围,西陵之下,风起雨至,可能是对某一特定情境或心境的描绘,这里通过外在景物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在唐代众多诗歌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