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映叶梅如豆。西园扑地花铺绣。春水晓来深。
日华娇漾金。带烟穿径竹。步入飞虹曲。
何处早莺啼。曲桥西复西。
东园映叶梅如豆。西园扑地花铺绣。春水晓来深。
日华娇漾金。带烟穿径竹。步入飞虹曲。
何处早莺啼。曲桥西复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高雅情趣。
"东园映叶梅如豆。西园扑地花铺绣。" 这两句从左右两个不同的园中描摹了早春时节的景象。东园里的梅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细小的珍珠一般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而西园中的花朵则像地毯一样铺展开来,每一朵都像是精心织就的绣花,展现了大自然的无穷变化和生机。
"春水晓来深。日华娇漾金。" 这两句转换了景象,描写了一早清晨的河流与日光交相辉映的美丽场景。春天的水流在曦光的照耀下变得更加深邃而又透亮,日光则像细腻的金粉散落其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
"带烟穿径竹。步入飞虹曲。"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园林中漫步的情景。轻纱似的晨雾缭绕于竹丛之间,宛如游龙,诗人随着这股迷人的烟霭穿行于弯曲的小径,并最终步入那被彩虹环绕的山谷之中。
"何处早莺啼。曲桥西复西。" 最后两句则是对早晨鸟鸣声响起源头的探寻与诗人在曲折的小桥上徘徊不前的描写。莺鸟的叫声似乎来自遥远的地方,引发了诗人的好奇心;而那座小桥,则像是连接现实与幻想之间的一道纽带,诗人在此徘徊,仿佛想要跨越这道界限,进入一个更加神秘和宁静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豁达。
借问黄花,过了重阳,如何始开。
为客中陶令,逢他初度,尊前杜举,要我相陪。
十日秋香,百年晚景,一笑今朝酒莫推。
风光好,正凉生沆瀣,净洗氛埃。胸中华岳崔嵬。
下笔处、长江滚滚来。
且折花簪帽,剧谈清事,引杯看剑,聊适幽怀。
健翮低云,修鳞蹭蹬,人道公非百里才。
还知否,那黄河清也,白日悠哉。
六朝形胜,想绮云楼阁,翠帘如雾。
声断玉箫明月底,台上凤凰飞去。
天外三山,洲边一鹭,李白题诗处。
锦袍安在,淋漓醉墨飞雨。
遥忆王谢功名,人间富贵,散草头朝露。
淡淡长空孤鸟没,落日招提铃语。
古往今来,人生无定,南北行人路。
浩歌一曲,莫辞别酒频注。
旱既甚,金石流。苗恙槁,民烦忧。
畴能祈天致天雨,曰惟张君验之屡。
雩坛长跪恭进词,黑札泫文启雷祖。
闭阳纵阴理则然,叱电鞭霆一何武。
旸乌郁光祝融奔,渊龙起蛰商羊舞。
甘泽及我私,里长驩娱击壤歌,至正厥功匪君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