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
《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全文
唐 / 顾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塔上是何缘,香灯续细烟。

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

浮草经行遍,空花义趣圆。

我来虽为法,暂借一床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yángzhōubáiyǒngshàngrén
táng / kuàng

shàngshìyuánxiāngdēngyān
sōngzhīdāngzhǔwěiliǔcánmián

cǎojīngxíngbiànkōnghuāyuán
láisuīwèizànjièchuángmián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作品,名为《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白塔寺内的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塔上是何缘,香灯续细烟。”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登临塔上所见到的景象,塔上飘浮着袅绕的香烟,似乎在询问这种宁静与孤独背后的原因。香灯可能指的是寺庙中常有的一种供养行为,而细烟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 这两句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松枝比作画笔的麈尾,将柳絮比作蚕丝。诗人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展示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艺术化处理。

“浮草经行遍,空花义趣圆。” 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游移不定的生活状态,诗人在自然中漫步,无拘无束。浮草象征着随波逐流,而空花则是一种心灵上的追求和向往,这里“义”字用得十分传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赞美。

“我来虽为法,暂借一床眠。”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初衷,他到此地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即使只是一时的安息。这里的“法”可能指的是佛法,表明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信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净土的情感,以及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渴望。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
朝代:唐   字:逋翁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籍贯:唐朝海盐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宫中三台二首·其二

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

天子千年万岁,未央明月清风。

(0)

主人故亭

主人昔专城,城南起高亭。

贵与宾客游,工者夜不宁。

酒食宴圃人,栽接望早成。

经年使家僮,远道求异英。

郡中暂闲暇,绕树引诸生。

开泉浴山禽,为爱山中声。

世间事难保,一日各徂征。

死生不相及,花落实方荣。

我来至此中,守吏非本名。

重君昔为主,相与下马行。

旧岛日日摧,池水不复清。

岂无后人赏,所贵手自营。

浇酒向所思,风起如有灵。

此去不重来,重来伤我形。

(0)

薛二十池亭

每个树边消一日,绕池行匝又须行。

异花多是非时有,好竹皆当要处生。

斜竖小桥看岛势,远移山石作泉声。

浮萍著岸风吹歇,水面无尘晚更清。

(0)

赠人二首·其一

金炉烟里要班头,欲得归山可自由。

每度报朝愁入阁,在先教示小千牛。

(0)

送山人二首·其一

嵩山古寺离来久,回见溪桥野叶黄。

辛苦老师看守处,为悬秋药闭空房。

(0)

宫词一百首·其六十八

未明东上阁门开,排仗声从后殿来。

阿监两边相对立,遥闻索马一时回。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