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简夫知易用其父韵见贻且示和陶一编并和二章答之·其一》
《李简夫知易用其父韵见贻且示和陶一编并和二章答之·其一》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晚矣归来悟昨非,喜君先我和陶诗。

何嫌潦倒心长在,故想呻吟气不衰。

春日莺啼花发处,秋空云静月明时。

个中差胜长安客,俯仰无宁似戚施。

(0)
翻译
已经很晚了,我意识到过去的错误,很高兴你比我更早欣赏陶渊明的诗。
即使生活困顿,心中对诗的热情永不减,总是期待着创作和吟咏。
春天鸟儿欢叫花开的地方,秋天宁静的天空下明亮的月夜。
在这里,我感到比那些困于长安的客人要自由,不必像戚施那样忧虑不安。
注释
晚矣:已经很晚。
归来:回家。
悟:意识到。
昨非:过去的错误。
喜君:高兴你。
先我:比我早。
和陶诗:欣赏陶渊明的诗。
何嫌:不嫌弃。
潦倒:困顿。
心长在:心中热情不减。
呻吟:创作和吟咏。
气不衰:期待的热情不减。
春日:春天。
莺啼:鸟儿欢叫。
花发:花开。
秋空:秋天的天空。
云静:宁静。
月明时:明亮的月夜。
个中:这里。
差胜:稍微胜过。
长安客:困于长安的客人。
俯仰:生活起居。
无宁:不必。
似戚施:像戚施那样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标题为《李简夫知易用其父韵见贻且示和陶一编并和二章答之(其一)》。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李简夫的赞赏与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唐代诗仙杜甫、酒仙陶渊明风格的继承与融合。

首句“晚矣归来悟昨非”表达了诗人在返回家园后,回想过往时光,对过去的不尽如人意之事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紧接着,“喜君先我和陶诗”则显露出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与欣悦,因为朋友李简夫能够领会并和韵陶渊明的诗风,这一点让孙应时感到高兴。

“何嫌潦倒心长在,故想呻吟气不衰”两句中,“潦倒”形容词语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追求,而“心长在”则表明诗人内心深处的这种情感是持久不变的。接着“故想呻吟气不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的追求与向往不会随着时间而减退。

“春日莺啼花发处,秋空云静月明时”这两句描绘出四季的景象,其中“春日莺啼花发处”是对春天美丽景色的描写,“秋空云静月明时”则是秋夜清朗之景。通过这些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感受和热爱。

最后两句“个中差胜长安客,俯仰无宁似戚施”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心态,虽然在长安(当时首都)的文人墨客众多,但诗人相信自己的才华与情怀能够超越他们。同时,“俯仰无宁似戚施”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和忧虑,这种感情可能源于对友人的思念或是对文学创作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与文学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嘉定己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十二首·其四

小诗苦思凭谁赏,绿酒盈尊每独倾。

老境情悰例如此,不须惆怅感馀生。

(0)

感旧四首末章盖思有以自广·其三

路入梁州似掌平,鞦韆蹴鞠趁清明。

未论日远长安近,且喜南山天际横。

(0)

梦中作

路平沙软净无泥,香草丰茸没马蹄。

捣纸声中春日晚,恍然重到浣花溪。

(0)

致仕后即事十五首·其六

一生病鹤寄樊笼,此去鸿冥万里空。

未论莼羹与羊酪,新粳要胜太仓红。

(0)

秋暑夜起追凉二首·其一

漱罢寒泉弄月明,浩然风露欲三更。

曲阑干畔踟躇久,静听空廊络纬声。

(0)

秋思十首·其三

一篇旧草天台赋,六幅新传太华图。

占尽人间清绝事,紫藤香起竹根炉。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