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栽桃李,身閒意不衰。
涓尘犹奖录,尺寸各扶持。
永恨登门约,空传堕泪碑。
微生渺何极,不敢负公知。
与世栽桃李,身閒意不衰。
涓尘犹奖录,尺寸各扶持。
永恨登门约,空传堕泪碑。
微生渺何极,不敢负公知。
此诗为宋代文学家孙应时所作,名为《挽吴给事芾》之四。全诗意在表达诗人对故人逝去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与世栽桃李,身閒意不衰。" 这两句通过种植果树比喻人类生活,尽管身体渐渐衰老,但内心的意志和热情却并未减退。桃李象征着生命力和美好事物的繁荣。
"涓尘犹奖录,尺寸各扶持。" 涓尘指微小的尘土,奖录意味着赞赏和记载,尺寸则是极小的长度单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身边一切细微之物都给予高度评价和珍视,每一寸土地、每一粒尘土都是值得尊重和保护的。
"永恨登门约,空传堕泪碑。" 永恨是长久的怨恨或遗憾,登门约指的是故人生前曾经约定的相会之处,而现在只剩下空寂的回忆和流下的泪水刻在心中的碑文。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于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哀痛。
"微生渺何极, 不敢负公知。" 微生指生命短暂无常,渺何极则是形容时间的漫长和未知,不敢负公知则是说不敢辜负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和了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短暂而易逝的生命充满敬畏之心,同时也承担起他人对自己的期许。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友情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身边事物的珍视与保护。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己短暂生命的敬畏以及不敢辜负他人的期望。
登太华峰,斩大王头,岂不快哉。
正盖公接席,曹醇可饮,道林升座,谢麈能陪。
元度真长,三朝九见,京尹原非轻薄才。
阳关笛,便南飞老鹤,亦为徘徊。骊驹门外休催。
有百道、言泉往复回。
算建安七子,惟公独健,野王二老,舍我谁偕。
且尽今宵,天门冬酒,后夜思量无此杯。
神仙客,在莲花岭上,早寄诗来。
相忆何如相见好,往来唯子情真。
小年志气恰如神。语随残烛尽,心共㬉炉温。
相见依然相别去,从今书札须勤。
风寒渭水叶纷纷。倘过征战地,应有未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