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翠偃盘陀,寒琼抱瑶草。暝蛙池上争道。
着处藏身即壶峤。波一剪,荡愁根,萍未老。
海色蓦烘屏,龙堂镜空晓。枕边山玉颓倒。
似听提壶唤春好。晴又雨,暖还寒,花怎料。
湿翠偃盘陀,寒琼抱瑶草。暝蛙池上争道。
着处藏身即壶峤。波一剪,荡愁根,萍未老。
海色蓦烘屏,龙堂镜空晓。枕边山玉颓倒。
似听提壶唤春好。晴又雨,暖还寒,花怎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湿翠偃盘陀"写出了青翠的植物在湿润中低垂的姿态,"寒琼抱瑶草"则以寒冷的玉石拥抱着珍贵的瑶草,营造出一种冷艳而清幽的氛围。"暝蛙池上争道"描绘了夜晚青蛙在池塘边鸣叫的情景,增添了生动的动态。
"着处藏身即壶峤"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奇特,仿佛连寻常的地形也变得如壶口山峰般奇特。接下来的"波一剪,荡愁根,萍未老"通过水波荡漾来象征情感的波动,暗示诗人内心的思绪起伏。
"海色蓦烘屏,龙堂镜空晓"将视线转向远方,海色映照在晨曦中的景象如同画屏,而龙堂则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清晨的宁静。"枕边山玉颓倒"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山峦仿佛在梦中倾倒,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梦境般的感受。
最后三句"似听提壶唤春好,晴又雨,暖还寒,花怎料"寓意深刻,像是听到春的呼唤,天气忽晴忽雨,温暖又转凉,花朵的命运难以预料,暗含世事无常的人生感慨。
整体来看,程颂万的这首《握金钗·和夔笙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融入了深沉的情感,展现出清末近现代初诗人的独特审美和人生哲思。
七雄昔横骛,君臣相诈虞。
明明望诸君,丹青照遗书。
金台久摧塌,邱陇存旧都。
孰云土一抔,峻巀不可踰。
我来观国光,艰难抚皇舆。
寤思明义存,寐与精诚俱。
南辕过良乡,拔剑心踌躇。
骑劫今在军,岩疆定何如。
乾坤日萧索,江海多榛芜。
问谁列周行,翕习乃多娱。
壮士方虎步,庙谟慎勿疏。
西当封崤函,南请惩荆舒。
招提俯崇巘,台阁林木翳。
攀跻登上头,喜得纵遐睇。
维时宿雨收,野色开新霁。
崒嵂终南高,微渺河流细。
涧猿号林隈,石溜泻岩际。
花洞鹤随行,霜蹊马经踶。
清洒涤心神,迥旷超尘世。
门迓一缁叟,振锡被毡罽。
自说元季人,于今百十岁。
相与谈无生,了悟寂中意。
何如君恩深,方兹民社寄。
暂憩出禅关,歘惊渭泮济。
行行幽抱繁,怅然赋新制。
云山重叠溪水春,渔舟远去茫无津。
但见桃花万千树,寂寂何曾逢一人。
登岸萦纡绕山隩,壑转林开见原陆。
忽闻鸡犬隔烟萝,似有人家住深竹。
竹畔谁欤邂逅逢,衣冠不类今人服。
问知此地名桃源,阴阴亦有桑麻园。
自缘物外风光别,不比人间尘俗喧。
东邻西舍须臾集,争向渔郎问乡邑。
如今世上是何朝,从来此地无人入。
复云先世来此间,子孙遂尔不知还。
三春处处桃花雨,四顾茫茫青黛山。
渔郎自念何曾见,出山须当报州县。
身到仙家非偶然,再儗来从此游衍。
归途一一纪行踪,不谓云林即更变。
堪笑渔郎忆颇深,重寻迷却旧山林。
临风何必空惆怅,仙境由来不易寻。
《桃源行》【明·陈䞇】云山重叠溪水春,渔舟远去茫无津。但见桃花万千树,寂寂何曾逢一人。登岸萦纡绕山隩,壑转林开见原陆。忽闻鸡犬隔烟萝,似有人家住深竹。竹畔谁欤邂逅逢,衣冠不类今人服。问知此地名桃源,阴阴亦有桑麻园。自缘物外风光别,不比人间尘俗喧。东邻西舍须臾集,争向渔郎问乡邑。如今世上是何朝,从来此地无人入。复云先世来此间,子孙遂尔不知还。三春处处桃花雨,四顾茫茫青黛山。渔郎自念何曾见,出山须当报州县。身到仙家非偶然,再儗来从此游衍。归途一一纪行踪,不谓云林即更变。堪笑渔郎忆颇深,重寻迷却旧山林。临风何必空惆怅,仙境由来不易寻。
https://shici.929r.com/shici/Q5M43b8.html
春山巃嵷净如扫,杨柳依依春正好。
山头不断飞白云,山下时闻叫黄鸟。
高人卜筑山水间,楼居面面皆青山。
卷帘日长看图画,闭门无梦来尘阛。
阛中红尘深没马,马蹄不到青山下。
两翁何处抱琴来,良晤寻常共倾泻。
东风入指拂桐丝,高山流水誇绝奇。
千古遗音足清赏,黄金何必铸钟期。
幸逢四海雍熙日,才俊登庸皆遗逸。
弓旌行见下朝廷,未许斯人永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