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桃源行》
《桃源行》全文
明 / 陈䞇   形式: 古风

云山重叠溪水春,渔舟远去茫无津。

但见桃花万千树,寂寂何曾逢一人。

登岸萦纡绕山隩,壑转林开见原陆。

忽闻鸡犬隔烟萝,似有人家住深竹。

竹畔谁欤邂逅逢,衣冠不类今人服。

问知此地名桃源,阴阴亦有桑麻园。

自缘物外风光别,不比人间尘俗喧。

东邻西舍须臾集,争向渔郎问乡邑。

如今世上是何朝,从来此地无人入。

复云先世来此间,子孙遂尔不知还。

三春处处桃花雨,四顾茫茫青黛山。

渔郎自念何曾见,出山须当报州县。

身到仙家非偶然,再儗来从此游衍。

归途一一纪行踪,不谓云林即更变。

堪笑渔郎忆颇深,重寻迷却旧山林。

临风何必空惆怅,仙境由来不易寻。

(0)
鉴赏

这首《桃源行》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宁静的桃源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诗中“云山重叠溪水春,渔舟远去茫无津”两句,以山水为背景,渔舟远行,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孤寂的氛围。接着,“但见桃花万千树,寂寂何曾逢一人”则进一步渲染了桃源的静谧与隐秘,桃花盛开,却不见人影,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

“登岸萦纡绕山隩,壑转林开见原陆”描述了进入桃源的过程,山路蜿蜒,穿过密林,最终见到开阔之地。“忽闻鸡犬隔烟萝,似有人家住深竹”一句,通过远处的鸡鸣犬吠,暗示着桃源中有人居住,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

接下来,“竹畔谁欤邂逅逢,衣冠不类今人服”写出了诗人与桃源居民的相遇,这些人的装束与现代不同,暗示着他们生活的独特性。“问知此地名桃源,阴阴亦有桑麻园”揭示了桃源的名称及其丰富的农作物,进一步丰富了桃源的形象。

“自缘物外风光别,不比人间尘俗喧”对比桃源与外界的差异,强调了桃源的宁静与美好。“东邻西舍须臾集,争向渔郎问乡邑”描绘了桃源居民对外来者的热情与好奇。“如今世上是何朝,从来此地无人入”表达了对桃源之谜的探寻与向往。

最后,“复云先世来此间,子孙遂尔不知还”讲述了桃源的来历,以及世代相传的故事。“三春处处桃花雨,四顾茫茫青黛山”描绘了桃源四季如春的美景。“渔郎自念何曾见,出山须当报州县”表达了渔郎对桃源的感慨与对外界的提醒。“身到仙家非偶然,再儗来从此游衍”暗示了桃源的神秘与难以寻觅。“归途一一纪行踪,不谓云林即更变”记录了诗人离开桃源后的感受变化。“堪笑渔郎忆颇深,重寻迷却旧山林”表达了对桃源的深深怀念与寻找的困难。“临风何必空惆怅,仙境由来不易寻”则以乐观的态度收尾,鼓励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桃源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作者介绍

陈䞇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连日二相过史局,不到省中,後园杏花开尽

史馆频催史笔迟,道山还解有忙时。
後园两日不曾到,开尽杏花人不知。

(0)

六月六日小集二首

新蝉声涩亦无多,强与娇莺和好歌。
尽日舞风浑不倦,无人柰得柳条何。

(0)

南望合皂山

惭愧多情合皂山,去年迎我上西船。
今来送我还东去,四日相随到进贤。

(0)

陪留守余处恭、总领钱进思、提刑傅景仁游清

万里长江天上来,石头却欲打江回,青山外面周如削,紫府中间划洞开。
苏峻战场今草树,仲谋庙貌古尘埃。
多情白鹭洲前水,月落潮生声自哀。

(0)

憩分水岭望乡二首

岭头泉眼一涓流,南入虔州北吉州。
只隔中间些子地,水声滴作两乡愁。

(0)

钱仲耕殿撰侍郎挽诗二首

昜髓三爻表,恩波九里强。
贯珠程氏传,炊玉范家庄。
荷橐中年紫,芸签到老香。
不应踰耳顺,便返白云乡。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