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凋林碧发梅红,石壁天齐岸势穷。
摇艇更深何所遇,武夷君在白云中。
未凋林碧发梅红,石壁天齐岸势穷。
摇艇更深何所遇,武夷君在白云中。
此画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未凋的绿林与绽放的红梅,两者色彩对比鲜明,生机勃勃。林木的翠绿与梅花的鲜红交相辉映,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接着,画面中出现了高耸的石壁与浩渺的江岸,两者构成了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深邃。
“石壁天齐岸势穷”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将石壁与江岸描绘得仿佛直抵天际,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辽阔与深远。这样的景象不仅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也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摇艇更深何所遇,武夷君在白云中。”这两句诗则将画面的意境推向了更高层次。诗人借由对夜晚行舟于江面的想象,表达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同时,“武夷君在白云中”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还暗含着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追求。武夷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常被赋予仙灵之地的寓意,因此这里的“武夷君”可能象征着某种超越世俗的智慧或精神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超凡境界的巧妙隐喻,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画面与文字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一种既具现实感又充满想象空间的艺术氛围。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君行别老亲,此去苦家贫。
藻镜留连客,江山憔悴人。
秋风楚竹冷,夜雪巩梅春。
朝夕高堂念,应宜綵服新。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
不闻过庭语。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守穷者贫贱。
惋叹泪如雨。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虽欲竭忠诚。
欣公归其楚。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我愿何时随。
此叹亦难处。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寿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邪径过空庐,好人常独居。
卒得神仙道,上与天相扶。
过谒王父母,乃在太山隅。
离天四五里,道逢赤松俱。
揽辔为我御,将吾天上游。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桂树夹道生,青龙对伏趺。
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
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
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
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
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
清白各异樽,酒上玉华疏。
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
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
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
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
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
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
取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
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陇西行》【汉·两汉乐府】邪径过空庐,好人常独居。卒得神仙道,上与天相扶。过谒王父母,乃在太山隅。离天四五里,道逢赤松俱。揽辔为我御,将吾天上游。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桂树夹道生,青龙对伏趺。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清白各异樽,酒上玉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取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https://shici.929r.com/shici/66c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