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西梵一翁双清轩》
《题西梵一翁双清轩》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古风

上人碧云房,苔地不盈丈。

古石六七株,修竹覆其上。

石兄既奇秀,竹君亦高尚。

岁晚永相依,屹不染尘坱。

方参香严师,曾识牛丞相。

解鞍时一息,吾其得閒放。

(0)
翻译
上人居住在碧云房,青苔覆盖的地面不足一丈长。
几棵古老的石头旁边,生长着高大的竹子覆盖其上。
石头奇特而秀丽,竹子显得高雅而清高。
到了年末它们依然相互依靠,傲然不染世俗尘埃。
我曾追随香严大师学习,也曾结识过牛丞相。
偶尔停下马鞍小憩,我希望能得到闲适的生活。
注释
上人:修行者,指僧人。
碧云房:僧人的居所,环境清幽。
苔地:长满青苔的土地。
修竹:高大修长的竹子。
石兄:对石头的亲切称呼,表示敬重。
竹君:对竹子的尊称,表达敬意。
屹:屹立不倒,形容稳定。
尘坱:尘世的纷扰。
香严师:香严宗的高僧。
牛丞相:历史上的人物,可能指某位丞相。
解鞍:卸下马鞍,休息。
閒放:闲适自由的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开篇“上人碧云房,苔地不盈丈”通过对碧云房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幽深的空间,这里没有喧嚣,只有青苔覆盖,给人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

接下来的“古石六七株,修竹覆其上”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古老的石头和挺拔的竹子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其中“古石”象征着稳固与悠久,“修竹”则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诗人通过“石兄既奇秀,竹君亦高尚”一句,将自然景物拟人化,使其具有了人的品质。这里的“石兄”和“竹君”显示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岁晚永相依,屹不染尘坱”则描绘了时间流逝与自然景物相互依存的美好画面。尽管岁月在不断地流转,但这些自然之物始终保持着它们纯净无瑕的本质。

最后,“方参香严师,曾识牛丞相。解鞍时一息,吾其得閒放”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某位高僧或士人的怀念,以及希望在忙碌之余能有片刻自我放松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拟人化手法,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尘世的愿景。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黄河

复就三秦役,还为四牡歌。

北风扬片席,大雪渡黄河。

才岂诸郎少,名非一郡多。

儒官明主意,吾道好蹉跎。

(0)

寄元美·其四

何悟淹为郡,风尘日以难。

宦情疏自解,人事拙相看。

高枕西山色,清斋大麓寒。

期君秋月满,从此挂吾冠。

(0)

寄元美·其二

若问除书意,君何异积薪。

姓名常借客,踪迹竟疑人。

为郡空高第,当朝各要津。

拂衣吾所欲,不是避风尘。

(0)

柬子相·其二

楚客秋多病,羁心私自怜。

各天散朋好,八月见烽烟。

白露寒砧下,青枫过雁前。

岂应裁恨赋,写任故人传。

(0)

秋扇

自从团扇弃,空复掩梁尘。

寒影收云叶,清光暗月轮。

谁怜班氏女,薄命汉宫人。

但使缄兰笥,君情会更新。

(0)

侠客行为子与赠吴生

本自吴越冶游郎,结交燕蓟少年场。

长裾不曳朱门里,樗蒱大叫青楼旁。

被酒目摄羽林骑,拥金作使邯郸倡。

弟畜灌夫,师事田光。得意一言,失意一言。

相怨一方,相慕一方。

男儿过逢好惊座,世事握龊宁陆梁。

姓名何惜借轻薄,出处未须论侯王。

亲知犹向隅,有钱徒充囊。

雠家犹戴天,有客徒满堂。猛虎可值,俗子莫当。

平生片心照秋水,明日报恩还故乡。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