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元美·其二》
《寄元美·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若问除书意,君何异积薪。

姓名常借客,踪迹竟疑人。

为郡空高第,当朝各要津。

拂衣吾所欲,不是避风尘。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元美(其二)》。诗中以“除书”为题,寓意深刻,情感丰富。

首句“若问除书意”,诗人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引出对“除书”的思考与探讨。接着,“君何异积薪”,运用比喻手法,将“除书”比作堆积如山的柴火,暗示了权力更迭、人事变迁的深刻主题。

“姓名常借客,踪迹竟疑人”,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权力与身份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通过“借客”和“疑人”的描述,表达了在权力斗争中,个人的真实身份往往被模糊,甚至被遗忘的无奈与悲哀。

“为郡空高第,当朝各要津”,这两句则从侧面反映了官场的虚伪与浮华。诗人指出,虽然官员们在各自的职位上取得了显赫的地位,但这些成就却可能只是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着更多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最后,“拂衣吾所欲,不是避风尘”,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远离官场纷争、追求内心清净的愿望。这里的“拂衣”不仅是一种动作的描绘,更蕴含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除书”这一特定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权力、身份、官场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反思。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用元微之寄乐天韵奉怀元晦

十宵九梦遣分身,世事翻腾可具陈。

天意何时能悔祸,吾徒到处不如人。

雨声历历侵残夜,风物凄凄入小春。

缩地无方臂不羽,倚楼东望独伤神。

(0)

次马唐卿与高参政八诗·其八

吴市昔繁盛,酒垆器铮铮。

子钱永为额,官榷久不行。

干办责府城,醉梦相死生。

损多以予少,人心刻嘉名。

(0)

史监兰谷图郑氏画

晼晚幽人佩,江南水石间。

红尘没马耳,此意政相关。

(0)

次韵可行记圭塘草木·其一

吾家青牛君,伯仲龙矫矫。

不似丁令威,暂来立华表。

鬼神护斧斤,风霜几昏晓。

摩挲左纽文,曾见陆为沼。

(0)

寓栖云四首·其二

盆池万点浮萍草,秋雨欲来无定踪。

好是诗人漂泊态,丹阳郭里夜间钟。

(0)

城南偶兴二首·其二

断桥芳草生含路,隔水杨花飞度城。

客里不知春早晚,年年杯酒过清明。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