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夜啼乌,绕枝觅其偶。
斜月忽侵帷,定是魂来否。
追寻竟何得,遗像空在手。
东方未遽明,默坐复良久。
我如夜啼乌,绕枝觅其偶。
斜月忽侵帷,定是魂来否。
追寻竟何得,遗像空在手。
东方未遽明,默坐复良久。
这首诗以"我如夜啼乌"起笔,形象地比喻自己孤独无依,如同夜晚乌鸦寻找伴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情感缺失的渴望。"斜月忽侵帷"描绘了深夜月光洒进帐幕的画面,暗示着诗人可能在思念远方的人,"定是魂来否"则进一步流露出对亡者或爱人的深深怀念。
"追寻竟何得"表达出诗人寻找答案或慰藉的努力无果,"遗像空在手"则揭示出他只能握着逝者的照片,睹物思人,倍感哀伤。最后两句"东方未遽明,默坐复良久",写诗人面对黎明前的黑暗,静静地坐着,思绪万千,久久不愿离去,展现出诗人深深的哀愁和无尽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传达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孤独与哀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