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郑尚书致仕》
《送郑尚书致仕》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曳履南宫雪满簪,尊荣重沐圣恩深。

名成早遂还山计,身退犹存恋阙心。

车马都门争祖饯,盘餐邻曲共追寻。

知君孝义传家久,子弟那能惜赐金。

(0)
鉴赏

此诗《送郑尚书致仕》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描绘了对一位即将退休的尚书郑公的深情送别与赞美。诗中既赞颂了郑公的高尚品德和功绩,也表达了对其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敬意。

首联“曳履南宫雪满簪,尊荣重沐圣恩深”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郑公在官场的显赫地位与荣耀,以及他受到皇帝恩宠的深厚情谊。这里的“曳履”形象地展现了郑公在宫廷中的威仪,“雪满簪”则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郑公的高龄。

颔联“名成早遂还山计,身退犹存恋阙心”赞扬了郑公明智地选择了归隐生活,实现了早年的愿望,同时即便身退,心中仍怀恋着朝廷,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国家的忠诚。

颈联“车马都门争祖饯,盘餐邻曲共追寻”描绘了送别场景的热烈与隆重,无论是京城的大道上,还是邻近的村落里,人们都前来为郑公送行,表达对他的尊敬与不舍。

尾联“知君孝义传家久,子弟那能惜赐金”是对郑公家族美德传承的肯定,强调了郑公不仅个人品行高洁,其家庭的孝义之风也延续已久,即使面对物质财富的馈赠,他的后辈们也能珍惜并传承家族的美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赞美,不仅展现了郑公个人的风采与成就,也传递了对高尚品德和家族传统价值的颂扬,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历史韵味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闰元宵即事和神超先生韵

怕问今宵月有无,落梅残朵更清癯。

花灯谁复张云母,绮席重看荐木奴。

野马日光才掩映,纸鸢风力已抟扶。

儿童未尽嬉游意,怒画僧虔蜡凤珠。

(0)

寄孝尼第二首此亦乙亥年作

燕市谁同击筑歌,君闲曾否访巢窝。

真看香粉论车载,何止琵琶似甑多。

修竹淀园宜眺赏,偃松萧寺几婆娑。

谪仙不敢重题咏,知有诗人旧日过。

(0)

劝驾词·其十一

红窗女伴互推排,只要檀郎笑口开。

况是可儿能不爱,尽消痴妒等卿来。

(0)

巨生扇底系一佛柑似枣许大颇讶其触手太柔迫视之则闺人所制也缝以黄绢贮以麝尘纤指扶疏屈伸多态不啻酷肖而已欢喜赞叹为缀二诗·其二

线缕针锋总法身,如来早已鉴精勤。

为披千佛题名记,屈指于郎第几人。

(0)

寄赠孝先子巨钟陵秋试·其一

遥想吟驴兀瘦尻,半山亭下竹鞭敲。

搜将险句天心破,读遍闲书佛脚抛。

酒得深情非属量,士存神赏不因交。

终军自决西游事,肯向君平问卦爻。

(0)

访孝先韬仲龙山精合即事·其二

剪取春山入草堂,窗棂疏洁闭浓香。

画来丘壑才相称,到咏襟情所独长。

五夜烟煤疑佛卧,六时螺鼓笑僧忙。

下帏不踏空庭月,辜负瑶阶似截肪。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